政治哲學史

政治哲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1899-1973)齣生於德國的猶太人,曾就讀於漢堡大學,192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至1932年,任職於柏林猶太研究學院。1938年移居美國。1938至1949年任教於紐約新社會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政治學係;1973年10月18去世。

列奧·施特勞斯被認為是20世紀極其深刻的思想傢。他對經典文本的細緻閱讀與闡釋方法,構成瞭20世紀解釋學的一個重要發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學研究緻力於檢討西方文明的總體進程,強調重新開啓古人與今人的爭執,並由此審視當代思想的種種潮流。

列奧·施特勞斯的主要代錶著作包括:《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1930),《哲學與律法》(1935),《論主》(1948),《檢控與寫作藝術》(1952),《思索馬基雅維裏》(1958),《什麼是政治哲學?》(論文集,1958),《城邦與人》(1964),《古今自由主義》(論文集,1968年)以及《柏拉圖路嚮的政治哲學研究》(1983年)等等。

出版者:法律齣版社
作者:(美)列奧·施特勞斯
出品人:
頁數:935 页
译者:李洪潤
出版時間:2009-11
價格:8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3699009
叢書系列:博觀譯叢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政治學 
  • 施特勞斯 
  • 哲學 
  • 列奧·施特勞斯 
  • 政治 
  • 思想史 
  • 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德裔美籍著名政治思想傢列奧·施特勞斯等人編撰的這部《政治哲學史》,係統全麵地介紹瞭自古希臘至現代主要政治哲學傢的政治哲學思想和著作,廣泛深入地探討瞭人的本性或本質,國傢的起源和基礎,社會經濟製度的原理,道德或價值取嚮的根據,公平或正義的實質,以及人類最好的政治製度和最好的生活方式等政治哲學的基本問題。隨著施特勞斯作為著名政治哲學傢地位的確立,並由於本書問世後産生的影響,本書已被奉為政治哲學的經典著作和權威教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作为施特劳斯学派第一代成员集体亮相的纲领著作,《政治哲学史》(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1月)在中国的沉浮,恰和十几年来不断变幻的种种思潮相激荡;“施派”学说也风行草偃,引得无数学子亦步亦趋。文化保守主义者从中读出古典,觊觎权力者读出“哲人王”,...  

評分

作为施特劳斯学派第一代成员集体亮相的纲领著作,《政治哲学史》(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1月)在中国的沉浮,恰和十几年来不断变幻的种种思潮相激荡;“施派”学说也风行草偃,引得无数学子亦步亦趋。文化保守主义者从中读出古典,觊觎权力者读出“哲人王”,...  

評分

中国人对政治的态度,是普遍冷感的。 究其原因,首先是无知。中国教育中最恼人的问题,不是必须要上政治课,而是根本不上政治课,绝大多数中国人除了马列毛以外,根本不具备其它任何政治学常识,也不了解任何政治哲学的历史。对政治的了解少的可怜,几近文盲。因为无知,导致毫...  

評分

政治哲学史.列奥·施特劳斯 约瑟夫·克罗波西 主编.李洪润 等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版 绪论 1.政治哲学是科学的吗? 1 2.哲学研究自然 神学研究神 2 3.自然与约定 (1)政治事物是自然的吗?在多大程度上是? (2)法律不是自然的,但法律是公正的。所以所有的公正都是约定...  

評分

尽管如上所说,翻译的很羞涩,纸张不如意,但从内容上讲还是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特别是施特劳斯以独特的风格开创了政治史学记述的一种方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用戶評價

评分

中國教育中最惱人的不是必須上政治課,而是根本不上政治課,絕大多數中國人除瞭馬列毛以外,根本不具備其它任何政治學常識,也不瞭解任何政治哲學的曆史。對政治的瞭解少的可憐,幾近文盲,隻能自己勤補惡補,彆無他法。

评分

讀瞭關於馬剋思那一章。請作者立即強製去世。潑髒水的方法真是吃屎趕不上熱乎,通篇就是說馬剋思的所有理論都是為瞭論證共産主義而編排的,然後共産主義因為人性的缺陷的關係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 還說曆史是人民的鴉片,說得好,同樣的是政治哲學是政治哲學傢的鴉片。

评分

憑藉施特勞斯的大名,終於忍不住還是買瞭迴來。今日準備研究研究。雖然更喜歡薩拜因的作品。

评分

隨便看瞭看

评分

這是個神馬譯筆=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