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是林庚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时撰写的,1941年,前三编《启蒙时代》、《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油印出版。1946年,第四编《黑夜时代》撰成,1947年5月全书出版,朱自清先生为之作序。作者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因而能以诗人的眼光来考察、研究中国文学史,以诗一般的语言写就此书,使之成为二十世纪最有个性色彩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之一。
静希师写过一首《新秋之歌》,很喜欢。 书还没有读完,有一个小小的计划,把书抄写下来,我实在是太景仰林先生了,没办法。 同样钦佩的还有孟二冬教授。袁行霈是孟二冬的老师,林庚又是袁行霈的老师,他们都是北大中文系的杰出人物。 新秋之歌 我多么爱那澄蓝的天, 那是浸...
评分静希师写过一首《新秋之歌》,很喜欢。 书还没有读完,有一个小小的计划,把书抄写下来,我实在是太景仰林先生了,没办法。 同样钦佩的还有孟二冬教授。袁行霈是孟二冬的老师,林庚又是袁行霈的老师,他们都是北大中文系的杰出人物。 新秋之歌 我多么爱那澄蓝的天, 那是浸...
评分静希师写过一首《新秋之歌》,很喜欢。 书还没有读完,有一个小小的计划,把书抄写下来,我实在是太景仰林先生了,没办法。 同样钦佩的还有孟二冬教授。袁行霈是孟二冬的老师,林庚又是袁行霈的老师,他们都是北大中文系的杰出人物。 新秋之歌 我多么爱那澄蓝的天, 那是浸...
评分静希师写过一首《新秋之歌》,很喜欢。 书还没有读完,有一个小小的计划,把书抄写下来,我实在是太景仰林先生了,没办法。 同样钦佩的还有孟二冬教授。袁行霈是孟二冬的老师,林庚又是袁行霈的老师,他们都是北大中文系的杰出人物。 新秋之歌 我多么爱那澄蓝的天, 那是浸...
评分静希师写过一首《新秋之歌》,很喜欢。 书还没有读完,有一个小小的计划,把书抄写下来,我实在是太景仰林先生了,没办法。 同样钦佩的还有孟二冬教授。袁行霈是孟二冬的老师,林庚又是袁行霈的老师,他们都是北大中文系的杰出人物。 新秋之歌 我多么爱那澄蓝的天, 那是浸...
整个大趋势是按照文学的发展源流来展开叙述的,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则按照问题的不同分开论述。就如一些评论所言,作者是以文学的态度来写史,很有可读性的一本文学史著作。
评分n39
评分对杜诗韩文的批评,读来令人胆战心惊。
评分过于简单,诗学色彩太强.不好评论~~
评分#2006.10.4-2016.10.4 林庚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林庚先生构思于抗战烽火并在1940年代后期完成的这部文学史及今读来依旧使人耳目一新。即便王瑶先生曾经对此著有过毫不客气的批评,也无法阻挡它在中国文学史序列中占据佼佼者的一席之地。林先生并非没有历史感的学者,但以诗心为代表的文学感受力对他而言却特别重要,对比后来改写的《中国文学简史》,明显能感觉到原生态的文学史表达凸显的是一位诗人底子的学者充足的个性,再借用他描述盛唐文学的“少年精神”概念,这种理解并言说历史的方式是那样健旺饱满,那样生机盎然,那样引人入胜。四个时代的划分虽值得商榷,但很能见出林先生将中国文学史生命意识化的努力,在他的笔下,文学史是活生生的,是和人世间的盛衰起落同构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