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男,195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1994)。主要著作有:《中国美学史》(2000)、《20世纪西方美学史》(2003)、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1994)、《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2003)、《文艺与中国现代性》(2002)、《询问佛境》(2000)等。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的角度研究中西美学。作者从文化范式入手。在把握中西美学基本精神和对中西美学作宏观整体比较的前提下,切入到中西美学中“和谐”、“悲剧”、“崇高”、“荒诞与逍遥”、“文与形式”、“典型与意境”等基本概念,以及“创作理论”、“灵感理论”、“灵感的主体构成”和“审美具体方式”等具体问题。并结合了大量的中西艺术实践,作了观念的梳理与理论的分析概括,来寻找横跨不同范式之间的共同规律。文化精神是一文化中一切时代、一切思想的总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少见的能在中西美学比较中做到不断章取义或者妄自菲薄,或者夜郎自大的著作
评分張法不愧人大美學研究所所長,與某些所長相比,次元況異。張法談美統篇以宇宙觀為啟明,因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的差異,造就了中國有無相生,唯道集虛的天人合一境界,藝術上重參悟與物化,講究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的言外之意。西方宇宙實在與虛無對立,奮勇前進探索已知的知識外,永遠有未知的那一片虛無令人悲痛到難以把持而生悲劇,但同時也形成了一條否定-前進的道路,是以有古代-近代-現代-後現代,哲學與科學的前進使得西方終於領悟到一切之後再無他物,分析與實證的工具性中介是多麼狹隘,同時亦是一道阻礙,是以有尼采與海德格爾的拯救與逍遙,我曰之永劫輪回的天道!而中國“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一個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同構結構,使得一切都是氣韻生動的循環圓融,越工具卻也泥自滿。惜哉辨異時省略了一些其宇宙觀難解之同,騙不了博學的我
评分张法还是厉害。总领性概念与精简的框架抓住中西美学的特征。不过细读,尚有论证的不足。
评分所谓比较,不过用西方话语来套,更甚的是马克思结构
评分谈中西有无之生成,已经足见功力。本来担心这种大格局的书会空泛,光看目录也未见新意(其实盲目追求新意才有问题嗯),没想到容易流于枚举的地方都有文本细读,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