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1857-1928),近代学者、翻译家,福建同安人,字汤生,自号汉滨读易者。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学贯东西,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辜鸿铭用有些另类的视角去研究深奥的人性、社会、乃至哲学问题,居然讲的有板有眼,让人觉得颇有道理,不容易!据说此书当时在欧洲出版后掀起一阵汉学狂潮,使得辜鸿铭成为可能是有史以来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人之一。 书中对中国人的评价让我们看了很提气,不过难免有些...
评分读这本书,你若带着现代人的眼光去俯视,看到的只是一个痴狂的老头执拗地抱着没落帝国肌无力的大腿,以及一些带着护短似的孩子气的观点; 而当你委身相就于作者所处的世界大时代背景下,读出的就是一个固执的儒者,在无数华人精英们奋力鼓吹西化的浪潮中,静立一隅,冷眼旁观...
评分一般来说家人亲近,想法一致,价值观统一没有什么错,毕竟一个孩子在家中生活多年,耳濡目染父辈所言所做必然会达成某种一致。但是此事也不绝对,当孩子年纪成熟,形成自我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这时就是会和父辈产生差异。当然还有极端反对不合的状态,也并非少数异类。我便是...
评分 评分以前只是影影绰绰的知道辜鸿铭是清末的一个“怪才”,是有名的铁杆“保皇派”;便想当然的以为他不过是个腐朽的封建遗老,能背点四书五经,吟那么一首两首的风月诗词;历史的洪流把他抛弃,将他所有的言论都擦个干干净净,也应当不会有任何遗憾处。读了他的《中国人的精神》,...
有人说辜老语言拖沓,行文逻辑不清;起初读起来确实有这样的浅见,细读下来发现,这不是语言的问题,乃是翻译表意的问题;辜老对中国文化的见地,引经据典翻阅英文、法语、德语各种文献,乃是很高的,其中深度自是需要慢慢品尝。希望自己能把德语捡起来啊!看罢,辜老对于中国文化参透很深,但受过民主教育的我对于他worship of the mob and worship of the might以及宣扬的Magna Carta of Loyalty的观点非常不赞同,论证站不住脚。另外,从语言上,辜老在某些地方的论述尤为出彩,但是由于how to argue的逻辑性缺失,再好的文字也白瞎了,所谓Chinglish是也,其实不光光是一种form,更有关于content。要做到form和content的灵肉合体。
评分辜老先生有时候好啰嗦啊。所以少一星。但是英文用词很丰富,翻译孔子孟子也很到位,还会引经据典。
评分談孔子的遺產,上古儒家如何構筑一種現世的政治的宗教,見解獨到。談中國語文的特質那篇也很動人。
评分英语真不错。 有心翻译的人也可以看看里面对一些传统习俗的表达。
评分其对中华文化的维护和认知到了让我汗颜及囧囧有神的地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