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582來華,此後二十八年一直在中國傳教、工作和生活,晚年曾將其在中國的傳教經曆撰寫下來,這便是著名的《利瑪竇中國劄記》。《劄記》對於研究明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耶穌會人華傳教史,乃至明史,均有十分珍貴的價值。它記述的真實性在於,作者本人是一個在中國生活瞭多年而且熟悉中國生活的同時代的歐洲人,他以靈敏的感受和一個外國人局外旁觀的態度,細緻描寫瞭有關中國的名稱、土地物産、政治製度、科學技術、風俗習慣等等,並將其在傳教過程中的見聞詳細地記錄下來。
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1577-1628),比利時籍耶穌會士。1610年參加瞭中國傳教團。1613年,在迴歐洲的途中,他翻譯、整理瞭利瑪竇的迴憶錄,並增寫瞭有關傳教史與利瑪竇本人的一些內容。
《利瑪竇中國劄記》內容簡介:利瑪竇(Mathew Ricci)這個名字在中國是並不陌生的。曆史上到中國來的歐洲人中間,也許馬可波羅和利瑪竇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兩個名字瞭。在近代以前,中國的學術思想和外界的大規模接觸隻有兩次:一次是魏晉以來的佛學,一次是明清之際的“天學力。作為正式介紹西方宗教與學術思想的最早、最重要的奠基人,這個在中國度過瞭他後半生的耶穌會傳教士,對於發展中國和歐洲的文化交流及其曆史性的影響,是值得我們重視、研究並做齣實事求是的評價的。
第一卷讲中国概况,涉及到晚明时期社会的方方面面,关于科举制度和对外政策,利玛窦描写得很细致,读起来趣味性很强。第二卷开始记述传教过程,译文水平陡然下降,根本不像是同一译者所为,某些地方带有明显的翻译机痕迹,笑而不语。
評分最近在看《利玛窦中国札记》。开始的时候饶有兴致,因为以外人的视角观察古人的生活状态还是蛮有意思的。可是越看越沮丧的发现,四百年来这个国家的人是没什么变化的。 现在的学者对耶稣会所采取的通过官方和知识阶层开始传教的做法颇有些看法,殊不知当时没有官方的许可,外...
評分此书本名为《(耶稣会的)基督教中国远征记》,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Iesu。全书以利玛窦之死结尾之前,明确地将耶稣会士为传播福音远赴中国类比为同期大航海时代为财富而进行的各种探险。expedition真是个富有魅力的词啊。所谓...
評分此书本名为《(耶稣会的)基督教中国远征记》,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Iesu。全书以利玛窦之死结尾之前,明确地将耶稣会士为传播福音远赴中国类比为同期大航海时代为财富而进行的各种探险。expedition真是个富有魅力的词啊。所谓...
評分明粉断章取义移花接木选择性失明惯了,史料中只有说明朝好话的段落语句是真的,揭露明朝的黑暗面的要么是满清篡改,要么是误解,总之就是不愿意正视史实,一味沉浸在yy之中。 书里很多都可以在中文记载里找到对应,比如说妇女经常为一点小事上吊自杀,这在三言二拍等明代民俗小...
用外國人的眼光來看自己總是既有趣又值得思考的
评分購書五年,於今日讀完。利瑪竇睿智且聰慧,但他筆下的東西大都泛泛而談;金尼閣相當主觀且愚昧,但他記載的事情有趣且生動。這些傳教士的齣發點是善意的,但他們處理事情的態度是高傲且愚昧的。另外本書所記載的神蹟部分,在我看來虛虛假假,而且對神蹟的重視讓基督與佛道二教並無二異。不過這本書可以看齣歐洲人在與與我們來往時,他們內心真實的獨白,這也是本書意想不到的收穫之一(估計金尼閣沒想到他的書會在中國齣版)。
评分購書五年,於今日讀完。利瑪竇睿智且聰慧,但他筆下的東西大都泛泛而談;金尼閣相當主觀且愚昧,但他記載的事情有趣且生動。這些傳教士的齣發點是善意的,但他們處理事情的態度是高傲且愚昧的。另外本書所記載的神蹟部分,在我看來虛虛假假,而且對神蹟的重視讓基督與佛道二教並無二異。不過這本書可以看齣歐洲人在與與我們來往時,他們內心真實的獨白,這也是本書意想不到的收穫之一(估計金尼閣沒想到他的書會在中國齣版)。
评分第一章關於中國的概述很有意思。
评分1983年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