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
一本关于上海的“颓废加放荡”的小说,一本“鸳鸯蝴蝶”笔法写就的散文。
一张时空错落,充斥着声光魅影华丽的文化地形图,明明是一部极其严肃的文学批评专著,有时候却更像一本书写上海的颓废放荡的小说,或者像一篇妖艳华丽的散文,厚重的文字铺展开来又形成一张时空错落的文化地图,将上海这座城市在大时代中悲情传奇的命运细细勾画出来。在研究上海的著作中,本书具有无可比拟的成就。
本书对那些不了解上海的人,在出版的年代,应该有着很重要的“普及”作用。但对于已经或初步了解上海的人来说,稍显不过瘾。 第一部分,也许是资料所限,也许是“彼岸”血肉经验隔膜所致,写的很罗列,有些“浮光掠影”。 第二部分,从文学作品及人物入手进行分析时,开始感...
评分 评分标题很有欺骗性。我想通过此书来了解30年代的老上海都市风情,结果是,我上当了。它不是一本民国上海的断代史,也不是一本都市风情地图。它是一本研究所谓“现代性”在上海的发展及其影响,尤其是对于文学的影响的学术专著。李教授所谓“摩登”,不是指Fashion,而是指“现代性...
评分说明:这仅是一篇读书笔记,或者说是读后感。 “解放多年后的上海,已经从一个风华绝代的少妇变成了一个人老珠黄的徐娘。” 无论如何,或许正是这种充满了失落感的“怀旧”促使李欧梵开始他的这次上海都市文化之旅,虽然他自己对此竭力否认——“我对老上海的感情,的确不仅仅...
评分上海摩登李欧梵 再版序 戴望舒的名诗《雨巷》似乎有漫游者的气氛,但“巷子”的美学则值得研究了,它也许代表上海的弄堂世界,但更富田园之美。 然而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恰是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的编辑方针,他甚至把左翼政治和艺术上的“前卫”(avant-garde)联系在一起...
#为了论文
评分从声光热电、高楼、电影院、咖啡馆、工厂和施蛰存、张爱玲等人充满现代色彩的文学作品入手,为我们展现出民国时期上海的绚丽景象,也令人信服地给出了“上海是中国现代性的发端和源起”的结论。而这本专著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问世,也正是那个时期愈演愈烈的上海怀旧潮流和民国城市文化复兴的一个完美注脚。
评分看不懂啊,只能当成个书单
评分看不懂啊,只能当成个书单
评分1.因為偏愛少爺,所以寫施蟄存,葉靈鳳,張愛玲...都差不多被放空了= =~ 2.看完呂大樂接著這本,還是很有趣的. 3.還是最喜歡雙城記.鄉愁神馬的最營養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