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季雅娜•德•羅斯奈(Tatiana de Rosnay)
1961年齣生於巴黎,擁有法國、英國、俄羅斯的血統。20世紀70年代,她跟隨前往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的父親移居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後,她年重返巴黎。
《莎拉的鑰匙》是塔季雅娜首次以英文母語創作的小說。此作從2007年在英語世界齣版至今,不僅攻占《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光是美國地區,銷售量就已突破百萬冊;而在歐洲,其聲勢更勝過《刺蝟的優雅》,甚至讓她超越眾多法國名傢,成為2009年全歐洲銷量稱霸的法語作傢。
2008年,塔季雅娜憑藉《莎拉的鑰匙》榮獲法國“科西嘉讀者奬”和“書商首選書奬”,成為法國廣大讀者最期盼閱讀的作傢,是近年來歐陸和英語世界最值得期待的重要作傢。
1942年7月,巴黎,十歲的小姑娘莎拉同傢人一起遭法國警察逮捕。在警察把他們抓走之前,莎拉把弟弟邁剋爾鎖進自傢公寓裏的一個壁櫥裏,把鑰匙藏在自己身上,她以為過不瞭多久就能迴來……
书是朋友送的,不过估计她也就是看了看封套两面各大报章杂志的忽悠,以为能在我生日的时候负责煽情,于是泪水与欢笑交织,好不热闹,可惜啊~题材不错,主题人物却不突出,倒显得narrator Julia形象无比高大...... 这本书是以Julia的记者生活和1942年发生在Sarah身上令她愧疚一...
評分“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英伦三岛黯然神伤”“令欧美百万读者泪满衣襟”(如此巧合,三本儿书的宣传语莫非出自同一人之手?),为了展示咱亚洲人的感性,我毫不犹豫地掏钱,毫不客气地被骗,最后只能活该认栽。 《岛》好歹让我对麻风病的历史有了点儿了解,不过我怀疑欧洲读...
評分畅销书的特点就是剧情紧凑,让人欲罢不能,迅速读完。《沙拉的钥匙》就是这样一本书。 迅速读完的缺点就是让人无法深入地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图。事实上,这本书叙述的部分太多,描写太少。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更希望看到的是有关法国的那段历史,正如书中主人...
評分 評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上 伴随着老师对鸦片战争喋喋不休的叙述 看完了这本书。鸦片战争的那些个割地赔款的数字资料还静静地躺在笔记上 我不知道 在这些冰冷的刻板的教科内容之后 还有多少像莎拉一样侵着血泪的故事。 作者选择了第三人称 来讲述这个本该用波澜起伏的笔触敲击...
二戰期間,十歲的小姑娘莎拉同猶太傢人一起遭逮捕。她把弟弟鎖進壁櫥裏,把鑰匙藏在自己身上。但等她韆辛萬苦迴到傢,弟弟早已餓死瞭。十歲的小姑娘,承擔著曆史造成的悲痛。薩拉的鑰匙,打開瞭一段醜惡的曆史,但留下瞭未泯的人性。一直希望莎拉還活著並被找到。但如果找到,我們又能對她說什麼呢?
评分潘多拉的盒子,有時候還是不要打開為好、有些事情不知道更好。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是:給你希望,卻不給你機會。
评分潘多拉的盒子,有時候還是不要打開為好、有些事情不知道更好。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是:給你希望,卻不給你機會。
评分我始終是一個漠然的旁觀者。沉痛的故事,乏味的陳述。無從體會的傷痛。
评分沒有介紹的那麼好。前麵鋪墊的挺好,看到最後覺得有點無力。拳頭打過來很猛,打到身上卻軟綿綿的。就這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