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生于江苏常州,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著作宏富,有《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等。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一经出版,畅销数十年,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物。《中国通史》分上下编,上编是中国政治史,讲了中国历史大事及中国历史的演变,下编为中国文化史,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本书不仅对想了解中国历史大事的读者有用,而且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原作上篇为中国文化史,下篇为为中国政治史,今为方便读者阅读,将中国政治史作为上篇,中国文化史作为下篇,文字做了少量的技术处理。
顾颉刚曾指出:(中国通史)其中较近理想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其中除吕思勉、钱宾四先生的书外, 其余均属未完之作。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
评分 评分说来有点惭愧,书读了大半年都还没读完,但是私以为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于此,他不要求你通读全本,也不强求你记下历史事件的种种细节,只需要如同作者所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的背景,以分析的精神去看待某一个事件。最后,于心中留下分析时的思路...
评分敢写中国通史的人并不多 以一己之力写中国通史的人更不多 写了中国通史还被认可滴就绝对是稀有动物了 吕先生就是这样的“稀有动物” 关于吕先生和这本吕著中国通史的什么地位啊影响啊我就不赘述了 大师就是大师。我只说说觉得最有意思的几点。 1 本书前半部分讲了社会史 ...
评分吕思勉《中国通史》版本问题 因前期所购买版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3+2+1+6+521】(以下简称凤凰版)印刷质量颇差,插图草率,加之半白半文,读之倍感艰难,五十余页遍弃疗。近日购得吕思勉著《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15年1月,2(写在前面)+6(目录)+5(例言)+56...
原来吕思勉是钱穆的老师,也难怪是这种水平了
评分第二遍读了 前后花的时间太长 自己都惭愧 对于吕先生的评论很是赞同 例如他讲元 包括金 辽 都是要享受物质的 所以掠夺 而非治国
评分也是拖了几年终于读完了。精华在文化史部分,政治史则伤之简略,独断之处,未及详论,读者只见结论,而不得门径。《赋税》《兵制》《货币》《学术》几章,论述极精,要自己读了书再来反复学习。
评分今年开始不再买纸质版的书,感觉电子档还是很厉害的,可以通过很少的钱买到很多的书,而且不用担心搬家。感觉在线购,买后通过各种移动端能重新下载最方便,连更换硬件的顾虑都不会有。
评分我是个一无趣就开始拼命找历史书来读的人,每次读完心情都能就此平静一段日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