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吕思勉 中国通史 中国 通史 历史学 专集-吕思勉
发表于2025-02-02
中国通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了解中国大历史的好书
评分粗粗翻了一遍,半文半白读起来实在痛苦,要细读真是要人命。。。
评分以史鉴今
评分作者说,治史的前提是不预设立场,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但是全书看下来其实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果然吧,绝对的客观无论是在我本行还是在别的地方,其实也只是理想主义的花朵。
评分文章不长,但是知识量较大,相比那些长篇大论的史学巨作,确实够简略了。作者没有累赘复述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实际,最多也只是一笔带过,作者有许多自己个人的判断和表达。不过感觉作者多少带着点民族主义的情绪,对于异族统治时期表现出很大的愤慨。关于文化的论述,可能更加吸引我,历史的变迁,政治的变革,最终能够长久影响人民的,还是衣食住行方面。普通百姓对于生活上细节的变化,相比政治经济政策的改变,体会要更加深切。就像清兵侵袭江南,发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满族统治者明白他们需要从民间,从百姓的内心,深深地烙入汉族人战败的事实。这是征服者的耀武扬威,也是战败者的屈辱。但是现实就是如此,胜者为王,历史是留给胜利者书写的。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生于江苏常州,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著作宏富,有《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等。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一经出版,畅销数十年,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物。《中国通史》分上下编,上编是中国政治史,讲了中国历史大事及中国历史的演变,下编为中国文化史,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本书不仅对想了解中国历史大事的读者有用,而且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原作上篇为中国文化史,下篇为为中国政治史,今为方便读者阅读,将中国政治史作为上篇,中国文化史作为下篇,文字做了少量的技术处理。
贺卫方推荐的: 1、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广外翻译组译,商务。 2、佩雷菲特:《官僚主义的弊害》,孟鞠如、李直译,商务1981。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4、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
评分当我一开始着手准备读史的时候就犯了难,上下五千年(其实还不止)浩瀚史海无数文献论著究竟该从何入手呢?虽也曾有通读《二十四史》的“豪言壮语”,但自己心里明白这不过是理想中的理想而已,落实到可操作的具体行动,恐怕还得从白话文的通史著作入手,无他,谁叫咱就这点水...
评分中国二十世纪,有两部半的通史,最为值得称道,它们都成于1937年至1949年之间。受西风渐入影响,此辈学人视野更为开阔;在见解上,既继承了传统史书的春秋笔法,又借五四新风跳出了传统史书的固见,更为重要的是,尚未受到此后马氏史观的干扰,显得尤为璀璨!特别是1935年后,...
评分这是我读了吕先生这本《中国通史》的第一感觉。 以往读任何历史书,特别是通史类的,从来没有像吕先生这么重视民族史,特别是异民族的。先生读书之广,让我叹为观止。 异民族的历史也是最难阅览的,光是一个个不知所云的名字,就能让人退避三舍。吕先生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异...
评分说来有点惭愧,书读了大半年都还没读完,但是私以为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于此,他不要求你通读全本,也不强求你记下历史事件的种种细节,只需要如同作者所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的背景,以分析的精神去看待某一个事件。最后,于心中留下分析时的思路...
中国通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