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历任四川外语学院教授、副院长。现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译协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
已出版《浮士德》、《魔山》等经典译著30余种,《歌德与中国》、《走近歌德》等论著5部,《歌德文集》等编著十余种,以及《圆梦初记》和《感受德意志》等散文随笔集;并有《杨武能译文集》(11卷)行世。《走近歌德》等著译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0年荣获德国总统颁授的“国家功勋奖章”,2001年获德国洪堡奖金。
《茵梦湖》内容简介:半个世纪的文学翻译生涯,译作先后得到北京人民文学、南京译林、桂林漓江和北京燕山等诸多出版社青睐,直至享誉业界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前些年一举推出《杨武能译文集》,使我成为了中国翻译史上还活跃于译坛更有幸出版十卷以上个人大型译文集的第一位翻译工作者。为此,诚如译文集总序所说,我真感谢上述大量出版我译著的出版社,真感谢各个时期给予我教诲、帮助和关怀的师长、同道和亲友,真感谢确确实实应该称做“衣食父母”的亿万读者!
第一章 拈花示笑 ――《茵梦湖》的诗情意象欣赏 序幕 我坐在游船上。尽管下着不小的雨,莱茵河两岸的景物,还是清晰地历历在目:各种风格的教堂;小山岗;小城堡;小旅馆……在雨中,也还是这般灿烂,怎么也勾不起在国内那种“春雨不眠隔夜的你那空独眠的日子…...
评分五四青年人手一本的《茵梦湖》,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竹马离家读书,青梅嫁给他人,多年后再见,归于记忆,归于生活。 不激烈,不自由,不勇敢,半点没有五四的样子,如何得见五四青年之心态?施笃姆是诗人,诗人的小说,总给人零散、不深刻的印象。施笃姆在《茵梦湖》中写到了...
评分“不是《红楼梦》,不是唐诗宋词,而是十九世纪德国一个浪漫主义中篇小说把我带进了文学世界,另我着迷,陶醉。”这是赵鑫珊在《我是北大留级生》中写的一句,这句话让我遇到了这样一本书《茵梦湖》 。 人的成长,岁月的流逝,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最初的记忆当然会如泉涌般浮现...
评分“不是《红楼梦》,不是唐诗宋词,而是十九世纪德国一个浪漫主义中篇小说把我带进了文学世界,另我着迷,陶醉。”这是赵鑫珊在《我是北大留级生》中写的一句,这句话让我遇到了这样一本书《茵梦湖》 。 人的成长,岁月的流逝,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最初的记忆当然会如泉涌般浮现...
评分第三章出现了幼年莱茵哈特和卡介伦学长的女儿伊丽莎白,三页后就进展到莱茵哈特转到另一所学校和那里年龄相仿的男孩子结下了新的友谊了。这说明什么——这只说明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搞银英(º﹃º)
评分最后一个故事真是太棒啦。茵梦湖虽然也很美,但我倒是没什么共鸣。借用书尾评论,“像作者故乡北海的轻雾,弥漫着凄清柔美的诗意。早期作品像抒情诗,后期作品则像庞大的叙事诗。”
评分汪曾祺的《徙》中女主是忧郁的,在读茵梦湖,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原本是打算选读几篇,没想到施笃姆短篇写的实在太好,全本读完了,译后记有堆积感,没必要看。施笃姆的主人公或者讲述者喜欢收集童话、传说、格言和民歌,这是他自身的投射,总有点忧郁的影子在里面。he里我喜欢《她来自大洋彼岸》
评分最后一个故事真是太棒啦。茵梦湖虽然也很美,但我倒是没什么共鸣。借用书尾评论,“像作者故乡北海的轻雾,弥漫着凄清柔美的诗意。早期作品像抒情诗,后期作品则像庞大的叙事诗。”
评分怎么说呢,茵梦湖的哀婉淡到真的像是一位老人在陈年积月中轻轻扣着那扇青春年代不曾敞开过的门,并不厚重,却难以忘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