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師學國學:讀書指南》是梁啓超先生《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和《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之閤集。前者介紹中國基本典籍,說明各書特點、讀法,文字淺顯簡明。後者為他在清華學校教授“群書概要”的講稿,印行前就已“各處紛紛函索傳鈔”,深受青年學生歡迎;對《論語》、《史記》、《左傳》、《詩經》等經典進行瞭係統介紹,對諸書作者、成書年代及過程、內容真僞及篇次、價值及讀法、校釋書優劣等問題一一細究,予人以翔實有用的指導。
梁啓超先生談瞭許多切身的讀書經驗,直到今天仍然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啓發意義。此次齣版,附錄收入《治國學的兩條大路》等四篇文字,希望有益於讀者。
中午吃饭和同事讨论互联网,聊着聊着却也说到了它会令人情变得淡薄。同事举一例子,一位老人过八十大寿,全家庆贺,然饭桌上却人手一台手机,半小时后,老人忍无可忍,掀桌而去,只留下众人愕然。 这是真实事情,记得央视一则公益广告播出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意为不要...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P165: 四书 易经 书经 诗经 礼记 左传 老子 墨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资治通鉴(或 通鉴纪事本末)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楚辞 文选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韩昌黎集 柳河东集 白香山集 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大抵凡一個大學者平日用功總是有無數小冊子或單紙片,讀書看見一段資料覺其有用者即刻鈔下來。資料漸漸積得豐富,再用眼光來整理分析他,便成為一篇名著。每日所讀之書,最好分兩類,一類是精熟的,一類是瀏覽的。因為我們一麵要養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麵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於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夠用,不能博搜資料。諸經、諸子、四史、通鑒等書,宜入精讀之部,每日指定某時刻讀他,讀時一字不放過,讀完一部纔讀彆部,想鈔錄的隨讀隨鈔;另外指齣一時刻,隨意涉覽,覺得有趣,注意細看,覺得無趣,便翻次頁,遇有想鈔錄的,也俟讀完再鈔,當時勿窒其機。
评分汗顔於「國民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
评分修行49th,前三分之一為國學各門類入門書單,中三分之一為少數幾本名著簡介簡評,後三分之一為任公用極其平易樸實之語言闡述如何讀書如何治學的道理,言簡意賅,文字容納信息量很強。全書最有價值部分在後三分之一,錢三分之一有價值但今日之我輩很難照做矣,中三分之一所做之事太多人做過,任公做的不過中平略上之水準,唯有後三分之一,足戒我輩,成纔之路讀書之法絕非不可企及,隻在最簡單的方式,最簡單的道理中,人人皆知,卻少人執著單純去行,總想去尋捷徑,逃避下苦功夫,隻能雜魚心理雜魚命,正所謂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评分其實標題應該改為“古代經典考辨”之類的,對於經典的分彆介紹都是在進行校讎勘誤。跟《曆史研究法》又是不同的風味,能見任公的精細嚴謹;附錄的幾篇小文章很好玩,看得齣任公的真性情;正文也穿插不少趣語。
评分以前每次想要讀點古籍的時候不是望而卻步就是不知道從何開始,總覺得缺少老師的指導,梁啓超的這本指南簡直就是良藥,一下子很多問題都豁然開朗瞭。有哪些需要讀的,應該怎麼讀,這些問題都說得超好,以後想讀古籍就按照這個來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