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书中描写了近二百名各式人物,生动表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历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学界的重视。李汉秋先生积数十年之功,汇集十种清末以来对此书的评点,融于一书,加以标点、校勘,既便于读者理解,增添阅读乐趣,又便于学者进行各方面研究。
恶搞《世说》,呜呼哀哉! ——《儒林外史》 无论是松散和结构或是人物的摹写,只要把《儒林外史》与《世说新语》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看清这部小说。倒没想讥讽吴敬梓画虎不成,就算只像条狗,这狗也很有点意思。 落魄文人好发劳骚以排谴寂寥,这部被冠以“讽刺小说巅峰”...
评分对我来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典型让人慢热的书。读开头时未觉其良,到三成时方品出个中滋味,却在过半之后,深觉其不可多得。 开头写王冕,代表作者所崇敬的读书人形象,并抨击八股取士,可惜我读过无感。接着从周进开始写儒林众生相,然而那种简练的白描笔触,已经很难将今...
评分 评分不知怎的,一遍一遍读来,提起儒林外史,最先想到的却都是范进守制时的乔张作势,以及他迫不及待夹起的那一粒大虾元子。 窃以为,范进夹大虾元子的动作,完全可以成为本书一切故事的缩略图:做张做致,奉礼守法处几乎骗过众人,无奈作者妙笔一转,卖出个破绽:大虾...
评分这本书很难读,故事很碎,结构一直掩映在幕后。不像是一本小说,倒更像是一本野史。情节虽然有出色之处,但是整体氛围都太压抑了,要一口气读下去真的非常辛苦。最好的办法是每天读一点,然后读一点想一点。等整本书都啃完了,回顾起来,终于免不了惊叹一声:这是何等的杰作...
向鼎在鲍文卿柩前一声“老友文卿”,能不跟着恸哭?于老者听荆元忽作变徵之音,能不跟着泪下……此书竟如是深情
评分教科书可鄙啊,只选范进中举、严贡生吝啬两章,以示古代科举对读书人的残害,其实哪里只是儒林里只为功名的酸儒呢?范进、严贡生其实是可爱的人物啊。 人情世故,不在情节连贯,而在这不停的移步换景中透露的章节、细节,读此书最好读评校本。这种评论方式难以成理论体系,其实最适合章回小说。
评分水路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段,并暗伏情节发展;旱路旅行只是一笔带过,起到连接新的出场人物的作用,不细写。吴敬梓写的旅行,有水路和旱路两种。而水路上的细节描写,在情节组合上有特殊的功能。两个字好看,凑热闹也是在看吃上,就是在吃饭上大作文章。每个人物传记开始,新人物初识,总是要吃饭,如此方便的情节材料不但非常符合我们的民情,而且,饭桌子上的放松总是让人表现本来的面貌。加之,作者通过每次列出的具体菜样,随手拈来体现人物的社会地位,风俗民情等等。“吃饭”让作者写得千姿百态。薛家集的人备分子在申祥甫家请周进吃饭,“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叫一声“请”,“早去了一半”。只这两句话,概括了村民们的吃相,同时吃的什么,也一目了然。
评分吐槽神作啊!!!@夜月生 里面大量的点评其实就是古人的弹幕吐槽啊!!!
评分排版装帧太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