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案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李洁非 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文案 中国文学 现当代文学 中国 文学
发表于2025-02-23
典型文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好看+1
评分闲来读着很好
评分这是49年以后从几个人物作为截面的文学史,而这段文学史,首先是政治史
评分不是政治史,胜是政治史。那些是历史,却又和现在的每个人都有关系。 “与抽象简单的数字不同,那是一张又一张交织、变幻着复杂表情的面孔,以及充斥着各种形象、氛围、景状、声响、光线和气味的场景。”
评分好看+1
李洁非,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新华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供职。八十年代中期起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后转向专项研究,兼事小说、随笔和史传写作。历年出版著作主要有:《告别古典主义》(1989)、《小说学引论》(1995)、《循环游戏》(1997)、《城市像框》(1999)、《漂泊者手记》(2000)、《龙床》(2006)、《典型文坛》(2008)、《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2010)等。
这是一部描述1949年以后的三十年中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名案例的研究著作。具有非常扎实的案头功夫和探幽索微、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
1949年以后,中国当代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紧紧捆绑,制度力量非常强大,写什么和怎样写都取决于文艺政策和部署。当代文艺面对的往往不是人而是物:体制、政策、形势、运动等等。过去研究作家作品的成败,一般从其自身找原因,而在当代,必须从社会总体找原因,其自身原因退居次要乃至微不足道。因此当代文学史不是一部缘创作而延续的历史,而是一部随时被它外部的强大社会现实因素所牵制、影响和操纵的历史。从特殊性言,当代文学史不是作家史,不是作品史;是事件史、现象史和问题史。因此,《典型文案》和以往对文艺和文艺史的研究都强调主体性,把作家艺术家的才能、性情、修养视为原动力不同;《典型文案》一书对当代文学史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关系”的发微、辨析和阐释上。当代文学史上存在一些集中反映了当时文学境状的典型人物,还有桩桩件件交织着错综关系的文学史案例。分析它们,品味它们的诸多细节,成了《典型文案》主要的内容。这本书,是关于新中国六十年当代文学的一份“档案”。其中,无论对人、事、史,均致力于考辨梳拢,抉微索隐,陈其概要。是一部理路谨严、具有思辨光芒和智慧含量然而又文采斐然的作品。
一直听说胡风案,却完全不解其中原委,过去买了《胡风家书》也只是随意读,并没有深究。这次一瞥则再度引起好奇,有了弄清此事之心。原本要找《钟山》,却惊喜地发现《典型文案》中便有这篇。 《胡风案中人与事》讲了胡风案中8个半人物的遭遇,这半个才是“最多的”——它是...
评分《典型文案》——首要问题无疑“文案”二字:在本书“写在前面”一章节中作者谈到“‘典型文案’的‘案’字,也不无悬疑,断案的意味。”然后又提及“断案推理小说”和“刑侦档案”节目“不加预判,不问结果,直面线索”在辩查真伪过程中的纯技术姿态另人痴迷。读者在仔细阅...
评分一直听说胡风案,却完全不解其中原委,过去买了《胡风家书》也只是随意读,并没有深究。这次一瞥则再度引起好奇,有了弄清此事之心。原本要找《钟山》,却惊喜地发现《典型文案》中便有这篇。 《胡风案中人与事》讲了胡风案中8个半人物的遭遇,这半个才是“最多的”——它是...
评分《典型文案》——首要问题无疑“文案”二字:在本书“写在前面”一章节中作者谈到“‘典型文案’的‘案’字,也不无悬疑,断案的意味。”然后又提及“断案推理小说”和“刑侦档案”节目“不加预判,不问结果,直面线索”在辩查真伪过程中的纯技术姿态另人痴迷。读者在仔细阅...
评分这本书读的好累!每天啃那么一点,读的有些烦躁了,为了赶进度,后面少半本,浏览的意味更多了。 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一是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二是作者很多哲学式的表述语言,让我这个工科生云里雾里,三是作者习惯的长句式行文方式,常常读过一句之后回头再找主谓宾定状补...
典型文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