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非,生於安徽閤肥。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先後在新華社、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供職。八十年代中期起從事當代文學批評,後轉嚮專項研究,兼事小說、隨筆和史傳寫作。曆年齣版著作主要有:《告彆古典主義》(1989)、《小說學引論》(1995)、《循環遊戲》(1997)、《城市像框》(1999)、《漂泊者手記》(2000)、《龍床》(2006)、《典型文壇》(2008)、《解讀延安:文學、知識分子和文化》(2010)等。
這是一部描述1949年以後的三十年中中國當代文學史著名案例的研究著作。具有非常紮實的案頭功夫和探幽索微、引人入勝的寫作風格。
1949年以後,中國當代文學與政治、意識形態緊緊捆綁,製度力量非常強大,寫什麼和怎樣寫都取決於文藝政策和部署。當代文藝麵對的往往不是人而是物:體製、政策、形勢、運動等等。過去研究作傢作品的成敗,一般從其自身找原因,而在當代,必須從社會總體找原因,其自身原因退居次要乃至微不足道。因此當代文學史不是一部緣創作而延續的曆史,而是一部隨時被它外部的強大社會現實因素所牽製、影響和操縱的曆史。從特殊性言,當代文學史不是作傢史,不是作品史;是事件史、現象史和問題史。因此,《典型文案》和以往對文藝和文藝史的研究都強調主體性,把作傢藝術傢的纔能、性情、修養視為原動力不同;《典型文案》一書對當代文學史的研究,重心放在瞭“關係”的發微、辨析和闡釋上。當代文學史上存在一些集中反映瞭當時文學境狀的典型人物,還有樁樁件件交織著錯綜關係的文學史案例。分析它們,品味它們的諸多細節,成瞭《典型文案》主要的內容。這本書,是關於新中國六十年當代文學的一份“檔案”。其中,無論對人、事、史,均緻力於考辨梳攏,抉微索隱,陳其概要。是一部理路謹嚴、具有思辨光芒和智慧含量然而又文采斐然的作品。
这是一次有关“当代文学”的书写,时间跨度大致在1949年至1976年之间。对于人、事、史的选取,作者并未求多求全,而是择取典型、以点带面,力求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在大量史料的参差对照间,作者考辨源流、去伪存真、知人论世…… 因“笔端常带情感”,行文起伏跌宕...
評分这本书读的好累!每天啃那么一点,读的有些烦躁了,为了赶进度,后面少半本,浏览的意味更多了。 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一是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二是作者很多哲学式的表述语言,让我这个工科生云里雾里,三是作者习惯的长句式行文方式,常常读过一句之后回头再找主谓宾定状补...
評分这本书读的好累!每天啃那么一点,读的有些烦躁了,为了赶进度,后面少半本,浏览的意味更多了。 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一是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二是作者很多哲学式的表述语言,让我这个工科生云里雾里,三是作者习惯的长句式行文方式,常常读过一句之后回头再找主谓宾定状补...
評分《典型文案》里的许多故事,有高潮,有起伏;有高尚,有卑鄙;有情爱,有仇恨;有欢笑,有血泪;有纯真,有权谋;有真相,有揣测;有气壮山河的豪情,也有苟且偷生的无奈;有年少得志的飞黄腾达,也有晚景凄凉的落寞悲哀。不是小说,却比小说还要好看。 书里的重要人物,大多...
評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影响深远,在意识形态宣传下,渗透在各个领域。文艺革命本质上是阶级斗争在文艺领域里的深化。毛认为,艺术的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所以所谓的无产阶级文艺就被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以至我们看到文艺革命提到社会主义的文艺去宣传无产阶级思想,表现工农兵的...
閑來讀著很好
评分關於一個時代的思想者的思想被如何對待。在一個怎樣的時代和國度裏,被要求隻有一種思想,不許有另外的思考及論斷。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和國度裏,人之為人的理由安放何處?其實,都是革命的螺絲釘,那還需要思考和思想。
评分少年維特,長眠大寨
评分現代史老師說,對於這段事,知道的,比不知道的,痛苦多非常多
评分最近幾個月發現的新作者,寫的東西大體很靠譜,不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