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日本建筑设计大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多年来,他一直在设计实践中探讨“建筑怎样才会消失”的命题,尝试用无秩序的建筑来消去建筑的存在感。亚洲都市的杂乱无章,在被当成常见缺点的同时亦是其魅力所在,隈研吾正是从当下性和本土性出发,考虑把这种混沌实现在一个建筑中,使它与周围的混沌融为一体。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瑜舍、三里屯•SOHO等。
本书是日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最新的一部著作,以他最著名的几个项目(日向邸、水玻璃、龟老山、森林舞台、村井美术馆、莲屋)为架构,本书以最广阔的视域和最深入的探索,发掘并展现了隈研吾建筑设计背后的思维脉络和观念底蕴。作为日本当代建筑设计的代表,隈研吾那些关于“将建筑隐去”、“让建筑同自然相连”的实践探索为人们熟知,当他的作品遍布全球特别是近年来充斥于中国各大城市成为地标时,我们更应该了解这位以“负”为“胜”的建筑大师在创作中的理念总结和思路发展,它将成为我们立足全球视野发扬本土建筑特质的良好借鉴。
《反造型》反的是立柱、台基、割裂、突显、以图像观看主导的建筑体验和传播方式……隈研吾在本书中提供了一种审视建筑的新思路。如果柯布西耶式的建筑是方向性、目的明确的“波”,那么是否存在另一种暧昧、扩散性的“粒子”?借着为布鲁诺·陶特正名,他试图打破造型体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从对新材料的可能性、建筑与自然的关联性等角度,在探索多元化的路上走得更远。
说建筑 书的开篇从布鲁诺陶特开始,与柯布西耶和密斯两位现代主义大师的“上镜”建筑相比,隈研吾对布鲁诺陶特的建筑意识更为认同。建筑表达似乎总是力压建筑本质一筹,人们无法从布鲁诺一张静止的黑白照片中感受到“玻璃之家”所想传达的对格罗皮乌斯“法古斯工厂”的批判,无...
评分通篇比较难懂,好多哲学上的东西。相对前作《自然》,本书里面的 隈研吾自身的理论形成了系统。 另外最明显的感受是其对柯布的批判过重了,虽然本人也不热爱柯布,但是,如本书里这边尽是批评甚至谩骂,我觉得还是稍微欠妥。 同是现代主义大师, 隈研吾对密斯却还比较尊敬。转...
评分“建筑,原本就背负着必须从环境中突显自己的可悲命运”,这是序言的第一句,全书也即是围绕着怎么样让建筑卸掉这个包袱这一命题的论述过程。 首先从介绍陶特的建筑观开始。在西方古典时代所不成立的主客体统一问题在陶特这里,在“现代人”这里成了一种难以绕过的梦魇。从笛卡...
评分建筑不会消失。 就算再怎么绞尽脑汁,再怎么努力,当一栋栋高层相继耸立起来的时候,之前付出所有的种种都将是白费,不可能有其他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时至今日,每栋被设计的建筑都已经获得一个相应的背景,消失于背景,仅仅依靠自身的弱化,不如成为背景来的...
评分作者跳脫過於強調「客體」與「造型」的西方建築中的觀念束縛,對「客體」與「主體」、空間與時間、建築與環境、人與世界的關係進行了專業且充滿哲思的闡釋,讓我在理解設計理念的同時也接觸到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非常有趣。 以項目劃分章節的形式也很易讀,不會覺得冗長和疲憊...
不知道隈研吾如此的看不来密斯等人是作何感想啊!
评分装帧很精美
评分日本建筑师建筑观的体现
评分最具哲学内涵的建筑师
评分在现在社会里挣扎思考的理想主义者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