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时代”的来临?

“自杀时代”的来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海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著散见于《新社会史》、《新史学》、《史林》、《读书》、《开放时代》、《社会学家茶座》等。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海青
出品人:
页数:31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8-1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25107
丛书系列: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图书标签:
  • 自杀 
  • 社会学 
  • 历史 
  • 中国研究 
  • 近代史 
  • 知识群体 
  • 中国 
  • 知识分子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现代理性的考量下,“死”相对于“生”没有任何优先价值可言,自杀只能是一种“短见”,而历史中的人们却曾面临“死亡”易、“自杀”难的处境。生死成为话题,经常在混乱年代或鼎革之际出现。本书探讨清末到五四时代知识群体对暗杀、自杀、好杀等时代问题的讨论以及就生死、自我、爱情、伦理等生命基本问题形成的意见与想象。对问题的论述围绕激烈行为、死亡事件和人物个案展开,尽力追溯事件、舆论和人物思想所关联的时代信息,从中观察自我价值在中国现代革命进程中的生成和消解过程,这也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态和路径选择的一种解说。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自杀时代”的来临?》与你讨论自杀 2010-12-02 15:13 南都周刊     每个人的自杀原因都是具体而微的,不能大而化之。其次要有理论高度,没有统摄全局的视野,讨论就没有意义。比照此两条,《浮生取义》称得上是自杀讨论的杰出范本,而《“自杀时代”的来临?》则为...  

评分

《自杀时代的来临》从民国的两大群体(青年和新女性)论述了当时的自杀和时代背景的关系,“自杀”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解读。但更多的,自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隐喻,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了,亦即是,如果没有“观众”,这样的自杀也收不到成效。 比如新青年的...  

评分

《“自杀时代”的来临?》与你讨论自杀 2010-12-02 15:13 南都周刊     每个人的自杀原因都是具体而微的,不能大而化之。其次要有理论高度,没有统摄全局的视野,讨论就没有意义。比照此两条,《浮生取义》称得上是自杀讨论的杰出范本,而《“自杀时代”的来临?》则为...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解释力很有限,甚至是可怜。

评分

确实有些支离破碎,主题不明,倒不如吧那个正标题去掉。

评分

好多料

评分

[PKU/E2-1]D693.71/25

评分

拉拉杂杂讲了一堆和自杀没关系的,也不知结论是个啥,太破碎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