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忠,1957年生于上海,1978年初考入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初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1989年初赴日,游学四年,1992年底回国重操旧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出版专著有《暧昧的日本人》《东瀛过客》《看不透的日本》《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等。
“暧昧”在日本人身上表现得如此极端,足以成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们尚武又爱美,封闭又开放,自然又人工,顺从又反抗,视“瞬间”为“永恒”,模仿中又有创造……但是,一旦涉及“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根本利益,日本人从来不含糊,而是清晰到极致。
这本《暧昧的日本人》,便是一本深度剖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书。作者以亲身经历解读日本,融敏锐的感性与深邃的理性为一体,发人所未发,所持论点独树一帜、立意新颖。在总体上对日本持批判态度,目光冷峻而客观,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日本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其开阔的文化视野,使本书左右逢源,揭示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对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的文化,以及中日之间的差别等,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作者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日本人及其生活背景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从大至阴云笼罩的“二战”五十周年祭、靖国神社、金元外交,小到塌塌米、和服、晨浴、相扑、茶道、名片、敬语、狗文化乃至大小便规则等,对此都逐一作了描述和剖析。他成功地将艰奥的学术问题通俗化、大众化,寓形而上的文化忧患于丰富生动的材料和自由不拘、明白流畅地表达之中。在他的笔下,“暧昧”这样—个难解甚至难说的话题不仅变得具体实在、亲切可感,转化为学理上的清晰与旨趣上的贴近,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穿透其表、正确观察日本的新的视角。
以前就读过国人有关日本的研究,那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名不记得了,反正就如同本尼迪克特一样,也是从日本的菊与刀说起的,不过全书写得比较快餐,很简略,都是一些表象的分析,全书看完,觉得对日本的了解还是那么多,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 李兆...
评分这么多年过去,日本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我们又必须互相了解,这样才有利于彼此长久的相处,或者说,和谐的战略性合作。随着两国外交上的一次次突破,即“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我们变得越来越重视两国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日本文化热”也就成了...
评分中国人跟日本人虽然有着相似的外表, 内里却是完全不同的 用电脑程序打个比喻就是, 原本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算法, 作者却只想在一个算法上使用不同的赋值就能得到答案 不知是不是作者在日本过得不怎么样, 文字中带有的偏见非常明显, 例如日本人细致就说他们是"小家子气""小题大...
评分看完《菊花与刀》之后再看的此书,自然有个高下对比。 总的感觉,是信息含量不如《菊花与刀》丰富,常常是一个例子被引用几次,或借用《菊花与刀》的事例、观点,且一些地方分析的不够深刻透彻,觉得像是用各种资料拼凑而成。 当然也没说烂到无法成读,至少从叙述语言上讲,《...
评分一直不太喜欢研究日本问题,但是因为专业关系,这也是个忽略不掉的问题。看了这本书还真觉得日本是个奇怪的国家和民族。 是滴。日本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把人民、国家和民族、语言划等号的国家。因为她是单民族国家,世界上讲日语的人也只有日本这个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
很笼统大体的介绍。
评分值得一看
评分很笼统大体的介绍。
评分请问这本书哪里客观了?哪里?以及,这一处处加藤周一是不是其实是加藤嘉一呢?好几处直接都变成了加藤周,责编未免不够尽职吧。。。
评分一般般,权当消遣,写得太文学了,显然比不上菊与刀,纵式社会等书,甚至还不如韩国的学者那本缩小意识,太糟糕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