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在日本人身上表现得如此极端,足以成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们尚武又爱美,封闭又开放,自然又人工,顺从又反抗,视“瞬间”为“永恒”,模仿中又有创造……但是,一旦涉及“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根本利益,日本人从来不含糊,而是清晰到极致。
这本《暧昧的日本人》,便是一本深度剖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书。作者以亲身经历解读日本,融敏锐的感性与深邃的理性为一体,发人所未发,所持论点独树一帜、立意新颖。在总体上对日本持批判态度,目光冷峻而客观,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日本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其开阔的文化视野,使本书左右逢源,揭示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对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的文化,以及中日之间的差别等,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作者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日本人及其生活背景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从大至阴云笼罩的“二战”五十周年祭、靖国神社、金元外交,小到塌塌米、和服、晨浴、相扑、茶道、名片、敬语、狗文化乃至大小便规则等,对此都逐一作了描述和剖析。他成功地将艰奥的学术问题通俗化、大众化,寓形而上的文化忧患于丰富生动的材料和自由不拘、明白流畅地表达之中。在他的笔下,“暧昧”这样—个难解甚至难说的话题不仅变得具体实在、亲切可感,转化为学理上的清晰与旨趣上的贴近,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穿透其表、正确观察日本的新的视角。
李兆忠,1957年生于上海,1978年初考入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初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1989年初赴日,游学四年,1992年底回国重操旧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出版专著有《暧昧的日本人》《东瀛过客》《看不透的日本》《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等。
日本文化大约确是迷人,外来者也常常沉醉其中。小泉八云、周作人自不必说,鲁迅、丰子恺亦屡有赞美之辞,直至好莱坞《最后的武士》,对日本文化都投射为一种纯净、片面的想象。在浩如烟海的日本描述中,本书作者独赏其中两种:旅居日本有年的戴季陶所撰《日本论》,从未...
评分以前就读过国人有关日本的研究,那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名不记得了,反正就如同本尼迪克特一样,也是从日本的菊与刀说起的,不过全书写得比较快餐,很简略,都是一些表象的分析,全书看完,觉得对日本的了解还是那么多,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 李兆...
评分《暧昧的日本人》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日本国情、国民性的方方面面。虽然很多论述带有很强烈的个人经验色彩,但总体来讲还算全面、客观。 说道日本人的“暧昧”,我的综合理解是日本人在物质上极度排外、在精神上极度包容的一个基本矛盾。说到物质的排外,是跟日本孤立无援...
评分日本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发展相当惊人,一日千里,其中借助中华文化与欧美文化大长日本人的精神,对于两者对于它的影响,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欧美人疑或是日本人都无法否认。为什么还有战争中的血腥,为何我们还是对于日本人无法认识,只知道是披着人皮的魔鬼,我们误解它们了...
评分日本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发展相当惊人,一日千里,其中借助中华文化与欧美文化大长日本人的精神,对于两者对于它的影响,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欧美人疑或是日本人都无法否认。为什么还有战争中的血腥,为何我们还是对于日本人无法认识,只知道是披着人皮的魔鬼,我们误解它们了...
作者感情色彩太浓了,时不时就上升到爱国的高度,题目是讲日本,却几乎每篇都会说到中国,你爷爷的,哥看书才不希望接受爱国教育。讲日本也以负面批评为主,居然评分还挺高的,难道豆瓣被五毛攻陷了?
评分看得很痛苦,实在是带了太多作者的个人色彩,这样的阅读是缓慢的。||后半部分写得比较客观,实在不喜欢任何作者把太强的个人观念,尤其是中对日的旧观念印象文字化。
评分这是第三版,我非常喜欢
评分没想到可读性还挺高,简单明了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事例剖析日本和大和民族的“暧昧”的特性.观点上来说有一些还是稍微有一点点偏颇,作为2010年的出版物感觉还是略微有点偏激.哎要全面剖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谈何容易呢!不过倒是了解到认识到很多有趣的基本民族文化背景和知识.感觉对曾经看过的和以后要看的日本作家作品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信息量还是很足,可读性真的很高.
评分文笔僵硬,没快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