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录散文46篇。在书中,读者可以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行文“丰沛而娴熟”的技巧,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的话的特色。
木心,1927年生,原藉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2006年返回乌镇。
死去比活着简单,我看到,已经死去的人们望着我发笑,并非不怀好意, 反倒让我肯定他们目光的温和,哦,他们软弱的身躯, 曾经很强健,啊,怜悯是一种病, 你是一个虚伪的人,要记得做一个冷漠无情的人,要成为你, 你的灵魂呢,在这本书里吗,那你为何借给他人,灵魂可以借出...
评分单就这本书而言,从文字气质上看,木心更接近王国维,从文字风格上看,有尼采散文诗的影响。诗人的气质太盛,有利有弊,利是出手便知内功深浅,弊是就文学整体创作而言,小说叙事会受影响,不接地气。 读木心、陈丹青、王小波、冯唐、石康,几个感想如下:第一,还得洋插队,灌...
评分[不是评论/一点摘记] “传记、回忆录,到头来不过是小说,不能不,不得不是写法上别有用心的小说,因为文学是不胜任于表现真实的,因为真实是没法表现,因为真实是无有的。”——木心《琼美卡随想录·出魔》 “伟大的艺术常是裸体的,雕塑如此,文学何尝不如此。……有血肉...
评分[不是评论/一点摘记] “传记、回忆录,到头来不过是小说,不能不,不得不是写法上别有用心的小说,因为文学是不胜任于表现真实的,因为真实是没法表现,因为真实是无有的。”——木心《琼美卡随想录·出魔》 “伟大的艺术常是裸体的,雕塑如此,文学何尝不如此。……有血肉...
若,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不如,自牧于树荫下,在凉风中潇洒。木心凝练的文笔美源于思想之深邃和品行之高贵。
评分2016读书一。看到胡歌的微博引用了木心先生的话「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地返璞归真」非常喜欢,就找来读了读。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常有“太妙了!”之感。值得读第二遍。
评分这本不如素履之往。有些刻毒,而且略有怀才不遇的失意感,失了他原本的静气。木心之所以为木心,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种超然审视的哲学智慧,只有他能将这种智慧阐述的随心、幽默、适意、狡黠。琼美卡延续了这种风格,可是过了三分,就令人感觉有些腻味。
评分木心的文字小巧轻灵又奇诡精琢、信手拈来又唠唠叨叨,不免有文字游戏的小狡黠和博引旁证的文绉绉,自然自语、自言自呓。谈艺、谈文、谈爱、谈生命、社会、万象。随笔,灵光乍现的地方不少,也如断了线散落一地的书简不成体统。三星半,四星减。
评分春节在厦门的一家书馆,读了大半本,惬意。在此作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