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ieevsky, 1821-1881)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18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因而接触到了农奴的实际生活。1834年他进入莫斯科契尔马克寄宿中学,毕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该校工程部制图局工作。一年后,他自动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46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穷人》。小说一出版,即轰动文坛,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之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之后,他又先后写出了《双重人格》、《女房东》、《白昼》和《脆弱的心》等几个中篇小说。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丘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流放回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继续拿起笔进行创作。经过了长期身体和心灵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生活的反思更为深刻,思想也更为深邃。从1861年起,他先后发表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重要作品。
其中,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而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更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拉马助夫兄弟们》,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竖立了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开创心理叙事的鼻祖,但他绝对是发展心理和意识描写的一代宗师,其于身后影响巨大,西方的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以至于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或多或少地发现陀氏的影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归档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阙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影响,远远走出俄国以外。现实主义派的作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营养,现代派作家则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而称他本人为他们的先驱和导师。
《群魔(上下)》,本书一直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最反动的作品”,一部“含血喷人之作”。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日苏联《真理报》评论员文章称,“小说《群魔》是对革命最肮脏的诽谤。” 《群魔》是一部抨击“涅恰耶夫主义”或涅恰耶夫左倾冒险主义的政治小说,作者着重探索了恐怖分子的内心活动。
读《群魔》,心里有点混乱麻木,一方面,在阅读上卷的时候,甚至觉得颇为无聊,觉得情节和表演夸张,像舞台剧而不具有某些非现代小说的真实尺度(最显眼的例子是沙托夫那离婚了三年的妻子玛利亚找上门来分娩,生一个别人的孩子,而沙托夫高兴得不得了)。尤其是读到斯塔夫罗金...
评分(从注销的旧账号处搬运过来) 一 这是一望无际的雪原,又是狂风呼啸的深渊;雪原上是不动声色的明争暗斗,深渊中是繁杂疯狂的灵魂独白。 虽然有人说,没有宗教神学基础,就不要去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可对宗教知识一片空白的我还是读得如痴如醉、神魂颠倒。那些频频迭...
评分查尔斯·泰勒/文;若望/译 译者按:本文译自Charles Taylor, “Dostoevsky and Terrorism,” Lonergan Review 4 (1993-94): 131-50.最初是泰勒在位于蒙特利尔康科迪亚大学Lonergan University College所做的一次演讲。原文中的注释就是几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引文,以括号随...
评分——总结分析《卡拉马左夫兄弟》与《群魔》 关于小说是注重思想还是技巧,唯一一个不用感到为难的大概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一开盘就摸到了双天至尊的绝章。几乎很少见到能够如他将小说的思想与手法结合而创造出小说结构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具有着几种不同...
第二遍。
评分两种自杀,耐人寻味。
评分原来是一本描写自由主义演变成虚无主义的历史小说,两者代表之间的父子关系意在指出两种思潮的亲缘关系,而斯捷潘与其他人的死亡,彼得阴谋的败露正表明了老陀对它们的态度。跟这群“鬼”比起来,苦役犯费季卡才是最正面的形象,也是俄罗斯人民的代表,他的被杀像任何一个俄国农民的死亡那样正常。而从他的命运也能看出老陀心目中自由派与虚无革命家对俄国人的影响。作为读者,被老陀笔下的各种神经病吸引诚然正常,但高明读者应该能看出作品的意旨才行,作为豆瓣唯一能懂老陀的人,表示非常寂寞
评分读陀氏是今年最大的收获。
评分这本或许是最难以进入的陀氏文本,阅读的过程依旧酣畅,但回头四顾,心头仍是茫然。头脑中有着太多的“为什么”无从解答,历史背景的陌生,各种思潮的冲撞,让人如堕五里雾中。主人公斯塔夫罗金全程置身事外,仿佛概念中的人物,平添几分不真实感。抛开这些不谈,省长夫妇的颟顸虚荣,五人小组的丑陋、狡诈、凶残以及最后沙托夫重获爱情的喜悦及毁灭,都刻画得煞是精彩,陀翁手笔自是不凡。当然,抛却思想却去追逐这些细节,我无疑是舍本逐末了。疫情蔓延之际,睹此“群魔横行”,幸耶非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