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巴别尔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布琼尼统帅的苏维埃红军第一骑兵军进攻波兰。战争历时三个月。巴别尔目击了欧洲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空前惨烈的骑兵会战。1923年至1924年,他根据这次征战,陆续创作了三十多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有战地速写,也有军旅故事,这就是《骑兵军》。这曲曾经震撼过世界、畅销欧美的苏波战争的绝唱,既是一个带眼镜的犹太书生有关文明与暴力、征服与反抗的记录,也是一部霸气十足、豪气冲天、剽悍粗犷的哥萨克骑兵将士的列传。
kindle商店只有这个版本,个人体感翻译没有那么糟糕,不过可能是因为没有对比的原因。之后会购买评价更好的那版实体书。 篇幅都比较简短。比起精妙的比喻,故事情节的安排才是最值得称道的。俄国人对战争的描写和诠释真的独一无二,而巴别尔又是其中独特又突出的一位,他把悲痛...
评分最喜欢[盐],真实的可怕,并且名字起的很好,盐,伤疤上洒上去。让人刻骨铭心。国家的伤疤,人民的伤痕。却不能,更没有什么来抚慰。唯有现实的生活,给疤痕上,洒了一把盐
评分 评分额,就像短评里面有位说的那样,不敢打分,有待重读。不过景物描写确实很独特,很美。个人而言,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是知识分子参军的表现和那些粗犷的哥萨克对他们的态度,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比如《我的第一只鹅》和《千里马》。总让我想起自身的经历,原来我们经历...
评分额,就像短评里面有位说的那样,不敢打分,有待重读。不过景物描写确实很独特,很美。个人而言,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是知识分子参军的表现和那些粗犷的哥萨克对他们的态度,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比如《我的第一只鹅》和《千里马》。总让我想起自身的经历,原来我们经历...
2.5星。p41“你有文化吗” “有” 我真的不知道俄语原文是怎样的一个表达。中文语境可以这么说吗…p47“话音才落,那个叫穆尔德海的夫子便跳到我跟前” 夫子?希望能给想读这本书的人做个参考。不是说戴骢没有翻译得好的地方,实在是这样的句子太扎眼了。我不喜欢。
评分2.5星。p41“你有文化吗” “有” 我真的不知道俄语原文是怎样的一个表达。中文语境可以这么说吗…p47“话音才落,那个叫穆尔德海的夫子便跳到我跟前” 夫子?希望能给想读这本书的人做个参考。不是说戴骢没有翻译得好的地方,实在是这样的句子太扎眼了。我不喜欢。
评分巴别尔笔下的“我”只是个渴求世上太平的记录者。他与革命格格不入,与战争形同陌路,与粗鲁野蛮的伙伴们无法相融。仿佛局外之人的“我”是孤独的,战争的暴行像心脏病般压着“我”无法透气。他早已精疲力竭,他只能默默记录着这一切。
评分俄国大地的题材总是能信手拈来,语言也总是能油然而生。痛恨战争,因为它摧毁人性,鞭挞文明
评分目前还看不懂,历史很薄弱????想看电影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