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被背叛的遗嘱》内容简介:依我看来,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他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只有在历史中,人们才能抓住什么是新的,什么是重复的,什么是发明,什么是模仿。换言之,只有在历史中,一部作品才能作为人们得以甄别并珍重的价值而存在。对于艺术来说,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坠落在它的历史之外更可怕的了,因为它必定是坠落在再也发现不了关学价值的混沌之中。
对我来说,成为小说家不仅仅是在实践某一种“文学体裁”;这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一种排除了任何同化于某种政治、某种宗教、某种意识形态、某种伦理道德、某个集体的立场;一种有意识的、固执的、狂怒的不同化,不是作为逃逸或被动,而是作为抵抗、反叛、挑战。
概括:昆德拉以其标志性的格言化写作闻名于世,与出自其手的小说和戏剧的蜚声文坛不同,其文艺评论大多因其标新立异,爱憎分明而褒贬参半,本书共分为9章,在小说方面,作者以拉伯雷和卡夫卡为榜样,继承前者的自由简单的同时标榜后者在现实中引入梦想的技巧,在音乐方面,作者...
评分卡夫卡并没有要求他的好友把他的所有作品都销毁,他甚至已经列出一张名单,告诉他的朋友哪些作品应该被发表,并且已什么样的形式发表。卡夫卡并没有看轻自己的作品,也没有什么厌世感,他知道自己作品的价值,他只是想销毁那些未完成的作品,或者是绝对私人的信件。但是,他的...
评分概括:昆德拉以其标志性的格言化写作闻名于世,与出自其手的小说和戏剧的蜚声文坛不同,其文艺评论大多因其标新立异,爱憎分明而褒贬参半,本书共分为9章,在小说方面,作者以拉伯雷和卡夫卡为榜样,继承前者的自由简单的同时标榜后者在现实中引入梦想的技巧,在音乐方面,作者...
评分昆德拉不仅是小说家,也是小说批评家和小说理论家,他的《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针对小说美学、小说史划分、小说翻译、小说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昆德拉反对学院派批评那种形式化、僵死化的倾向,蔑视大学里充斥的结构...
评分生活的庸常之外,每天上下班买菜吃饭上床睡觉之余,有一条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平行线,平行于你我,对应着生活,我们不一定看得见,但是我们知道,它在那儿。对米兰·昆德拉来说,小说一定是这些线之中比较重要的之一。 这条若有若无的线,让我们有了超脱的可能。另一...
神经官能症患者、体质虚弱者、厌食者、一个时代的真正的圣人,马克斯•布洛德及其拥趸所创造的卡夫卡形象,被逐出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美学范畴的卡夫卡学,真是一场让人难堪的灾难。
评分这不只是批判 。
评分昆德拉的随笔,每一句都是不朽的经典,可惜就剩一本《帷幕》没看了,一定要慢点看啊~~~
评分卡夫卡死后对老朋友布洛德说把书信都烧掉,人们疑惑卡夫卡的动机,并疑惑对布洛德公之于众的背叛持何种意见,昆德拉搬出了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执念,拉伯雷异怪创作的演变,海明威被包装后的刻板误读,来谈作者权、小说价值,结局开放,没有定论,但会获知昆德拉的创作伦理,跟《故事》、《小说稗类》又不一样,是文化研究学派。
评分犹如甘蔗,愈到后面愈甜。对卡夫卡的重新审视,同样也是对自己的审视,不由令人心有戚戚焉。其中黑奥威尔,黑的准确,也黑的漂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