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原名容鼎昌,一九一九年生,山东益都人。曾做过记者、编辑、编剧。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并熟于版本目录学。结集有《锦帆集》、《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清代版刻一隅》等,辑有《黄裳文集》六卷,译有《猎人日记》等。
《笔祸史谈丛》主要内容简介:编辑“大家小书”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本册《笔祸史谈丛》为该丛书之一。《笔祸史谈丛》由黄裳编著。
从此书序文的题目——《再论再论说真话》,可以看出,此书必读不可。一部笔祸史,实质上就是黄先生亲历文革的写照。雍正皇帝对曾静案和戴名世案的处理,颁布《大义觉迷录》,号召翰林作《名教罪人诗》,和文革中的忏悔录及贴大字报批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中国人搞批斗是有历...
评分文/赵客 金庸的《鹿鼎记》开篇即是吕留良、黄宗羲和顾炎武三人讨论“明史大案”:小人吴之荣告发湖州庄氏所编的《明史辑略》中使用明朝纪年,并在书中斥责明将降清为叛逆,更直呼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吴之荣的告发掀起了腥风血雨,凡是和《明史辑略》略有牵连...
评分“文字狱”之说,以清代的“明史案”“南山集案”“吕留良案”等几起最为知名,其他还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维民所止”等案件。所有的文字狱,因文字而起,最终导致的却是人头落地、禁书四起。今天的读者多以为文字狱属于清代特有——甚至在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黄裳...
评分“文字狱”之说,以清代的“明史案”“南山集案”“吕留良案”等几起最为知名,其他还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维民所止”等案件。所有的文字狱,因文字而起,最终导致的却是人头落地、禁书四起。今天的读者多以为文字狱属于清代特有——甚至在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黄裳...
评分本身就是本小薄书,随便说几句罢。 1,中国民间因为辫子戏影响,康雍乾三帝里向来以为康熙是圣君,却不好接近;雍正是暴君,和年羹尧纠缠不清,最后又被吕四娘砍了脑袋,同样不好接近;乾隆是个风流皇帝,下江南美女为伴,和珅晓岚伺候两边,想来是好说话的幽默人。可惜史学家...
這算不算是以古諷今,其實都不能算是諷刺了,因為都赤裸裸的說出來了嘛,突然有種錯覺,滿清因為異族入主中原,所以在文字獄方面才會比始皇帝或其他漢人統治者有過之而無不及,實在因為是自身太過脆弱的正統性來源(或者說是文化上的自卑感,當然自詡文明卻毀於野蠻也是沒什麼可自豪的),那種時刻怕人隱射詆毀的惶惶不可終日之情狀真是可以躍然紙上了,所以隨便瞎寫大放厥辭的也該時刻小心了,說不定幾時不小心觸碰到了脆弱的神經也會引來殺生之禍呢,好自為之好自為之。
评分笔祸史。。基本都属于清史。然而文章略显艰深学术,不能老少咸宜。雍正还是挺有趣的。
评分退半世纪而论,则这个小册子亦当入“禁书”列。
评分古今一也……
评分卑之无甚高论,不过所记之事还是挺有意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