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国大革命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 马勇 近代史 中国历史 中国 近代
发表于2025-02-02
1911年中国大革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尸位素餐,这个词汇好深刻……
评分文笔很一般
评分轻历史,重分析,较大篇幅的讲述了立宪党人为君主立宪所做的努力,为过去所不了解的。PS:1、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国人探索着最合适的政体,又是怎样走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2、百年前南北议和,建立共和,结束帝制,而半世纪前,在驱除外敌后,南北方是有怎样的深仇大恨,竟继续对抗?
评分100年过去,中国还是那个中国
评分作者通过本书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及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是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美利坚合众国,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中国。
辛亥革命的前半场确实是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剧本在演出,孙中山等先行者经过十几年艰辛奋斗,终于将“一个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觉醒,只是当武昌起义爆发后,特别是当清政府阵前换将,启用袁世凯职掌朝政,南北对峙一下子由满汉之间的种族冲突变成了汉人之间的对决。辛亥革命后半场放弃了法国大革命的老套,在经过短暂和谈后,南北握手言欢,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对于辛亥革命这个结果,见仁见智,许多人觉得这场革命在列强和资产阶级介入后变质,革命归于失败。辛亥革命其实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不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场内战一场血腥,这是中国智慧的最高体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胜,既合乎国际社会的期待,也合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书看到了193页,还剩140页没读完,但实在憋不住,要来写几句话。本评论只对前193页负责。 1、该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对清朝高层的描写去妖魔化。当写道清朝高层时频频用到“真诚”两字。我的疑惑在于马先生反复说清廷“真诚”推进宪政改革,那为什么结果弄了一个皇族内阁,对反对之...
评分《革命》,马勇著,新星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马勇读晚清史之四。这是四本书里最厚的一本,因为涉及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化,各方合力的复杂因素太多。感觉作者稍美化了袁世凯、黎元洪、慈禧、恭亲王等人,这应该跟作者的性格有关。看得出,是带着温情在写作,尽量把激烈的事写...
评分《革命》,马勇著,新星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马勇读晚清史之四。这是四本书里最厚的一本,因为涉及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化,各方合力的复杂因素太多。感觉作者稍美化了袁世凯、黎元洪、慈禧、恭亲王等人,这应该跟作者的性格有关。看得出,是带着温情在写作,尽量把激烈的事写...
评分我们从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必将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为是专为资本主义挖坑的,但后来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都似乎表示着这些国家的土木工程好像没有学好,挖坑时不小心发生了塌方,将自己给埋住了。 《1911中国大革命》讲的就是一百年前一个王朝是如何走到尽头...
评分1、 假使清代不是满人当政,情况又当如何? 同盟会要“驱除鞑虏”,光复会要“恢复汉室”,倘若大清王朝不是满人当政,这些口号不复存在,仅仅“平民权、建共和”,是不是有那么大的蛊惑力? 满清极端保守的部分皇室力量,对自己的统治和能力也不那么有信心,生怕汉人...
1911年中国大革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