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图尔尼埃(1924— ),法国当代文学大师,当代著名的新寓言派文学的主将。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而且是睿智深刻的哲学家。西方批评界对他的小说以及融汇在小说中的现代哲学思想推崇备至,评价极高,认为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法国小说开创了新局面。《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发表当年即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一篇“现代文明衰亡记”的寓言,它戏仿笛福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在主题上却反其道而行之。鲁滨孙孤独一人被弃荒岛后,按西方文明社会的模式将荒岛治理得井井有条。礼拜五来到荒岛后,非但没有被驯化为鲁滨孙的奴隶,反而以其自然的天性将文明的迹象破坏得一干二净,同时也慢慢影响了鲁滨孙,使这个西方文明的代表逐步抛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变成了一个能与太阳进行直接交流的与大自然融合一体的元素之人;最终鲁滨孙自愿留在荒岛,拒绝返回文明社会。不啻为一部讲述一种特定精神生活的成人童话。
米歇尔·图尔尼埃的《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王道乾译本。 我在这里写的东西很简单随性,也远远不够。我对这本小说的喜爱难以言表。 如果说笛福的鲁滨逊故事充满了物质性,是对造物和文明的赞歌,那图尔尼埃气质迥异的鲁滨孙故事则充满了幻想性和精神性,故事简单说来...
评分作者 米歇尔·图尔尼埃:少女与死亡 陈乐 译 女教师听到教室最后面有人发出压低的笑声,立刻停止了讲课。 “又是怎么回事?” 一个小姑娘抬起一张深红色的、笑嘻嘻的面孔。 “小姐,是梅拉尼。她在这时候吃柠檬。” 全教室...
评分特别是看了后面德勒兹同学写的后记以后 这本书整个笔调不像法国作家,倒像个信奉尼采的德国人写的(黑塞写这么本书就很合适),充满了大色块的隐喻,神圣的交媾,之类的玩意 其实这本书该作为儿童读物,取代笛福那一本……
评分在萨特等不少哲学家所说的他人即地狱,很可能就是灵薄狱的一种,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地狱的边缘,我一直在想,地狱会有边缘的吗?如同这个宇宙一样,会有边缘的吗?就算有,会是我们所能认知的“边缘”吗? 这是一部好的作品,而好的作品是伟大作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应该...
评分图尔尼埃的这部小说从外部看来大致是对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反写。通常认为笛福的小说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西方文明在文学领域的体现,它反映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建立秩序的过程,是一曲对文明的颂歌。但是在图尔尼埃的版本里,鲁滨逊虽然也在荒岛上种植小麦、驯养野兽并从食人...
这是一篇多么奇怪的同人文啊!
评分新版
评分这段话说得挺好:如果“我”是孤岛,那么他人就是灯塔;灯塔不在,“我”也就陷入黑暗了。
评分这是一篇多么奇怪的同人文啊!
评分这段话说得挺好:如果“我”是孤岛,那么他人就是灯塔;灯塔不在,“我”也就陷入黑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