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白璧德(1865-1933),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领袖。自1894年起在哈佛任教直至去世,其间创办了比较文学系,影响遍及哲学、历史、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他极具世界主义眼光,最早宣扬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正是由于他的思想与中国儒家学说有着多方面的认同,上个世纪20年代初创办的《学衡》杂志和因此而得名的“学衡派”,以及此后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都与白璧德的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后,我们已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看待“学衡派”与胡适、鲁迅等人的论战。更重要的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再次将“学衡派”提过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在继续坚定地融入世界的同时,如何走出文化激进主义的误区?我们能否创立与现代性相适应的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模式?这无疑将进一步激发我们的反思。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奠基之作。书中首先厘清了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的“人文主义”概念,第一次把它与极易混淆的“人道主义”概念区别开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不同精神对大学的不同要求:后者相应地分别体现为专门性大学(college)与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
作者由此进而讨论了文学与大学的关系,大学博士学位获取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古典研究方法,古今视野的不同观照,以及创新概念和大学教学的闲暇等方方面面与大学人文教育相关的话题。本书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一部力作,本书所触及的问题与今日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多有契合,其中关于人文教育之困境的讨论必然会促成我们对当下处境的反思与探讨,因此极具借鉴意义。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于1908年结集出版,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白璧德时代的英美人重行动而轻思想,这与苏格拉底所谓正确的思想先于正确的行动正好相反。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他们相信教育的好处,却对什么样的教育才有好处所知甚少。要讨论教育,必须先为之正名,把相关概...
评分盲人们被告知,无论他们摸到的是长矛、扇子、柱子,他们摸到的其实全都是大象。盲人们不再试图勾画出大象的全貌,因为真理不再是“一”,而变成了“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界的诸多爱因斯坦们说:没有原则的人有福了,因为世界是多元的。 托马斯·库恩(Thoma...
评分《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于1908年结集出版,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白璧德时代的英美人重行动而轻思想,这与苏格拉底所谓正确的思想先于正确的行动正好相反。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他们相信教育的好处,却对什么样的教育才有好处所知甚少。要讨论教育,必须先为之正名,把相关概...
评分《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于1908年结集出版,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白璧德时代的英美人重行动而轻思想,这与苏格拉底所谓正确的思想先于正确的行动正好相反。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他们相信教育的好处,却对什么样的教育才有好处所知甚少。要讨论教育,必须先为之正名,把相关概...
评分《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于1908年结集出版,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白璧德时代的英美人重行动而轻思想,这与苏格拉底所谓正确的思想先于正确的行动正好相反。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他们相信教育的好处,却对什么样的教育才有好处所知甚少。要讨论教育,必须先为之正名,把相关概...
新人文主义的旗帜。
评分一百年前的書,老問題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問題。對大學通識教育的批評非常具有代表性,對大學教育和研究機制之忙碌以及不斷要求創新的批判亦然。對現代文學的批評不是沒有道理,稍嫌苛刻,如果老爺子見到後現代文學應該會難以承受吧……愛古人處還是要不薄今人啊……噫,這些批評的對象讓我想起了某位好朋友哈哈哈哈哈~~~~~話說我還挺喜歡老爺子那種貴族(精英)主義的~~~~~
评分Babbitt是个彻头彻尾的精英主义&保守派&反语言学的老爷爷。他援引各家观点来证实自己想法的写作方式像是一堆古人被搬到台面上来掐架,没什么说服力啊-_-|||虽然我理解在20世纪初那个背景下Babbitt发出怎样的声音远比他如何说服大众更重要,但这种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面前不堪一击的论证即使说服了大众也无法收买占据学术象牙塔和霸权的广大学者和教授。不过他“忙碌的闲人”的主张还是深得我这个懒人之心啊~!
评分三又四分之三星,12年4月27日,“两种类型的人道主义者”
评分三又四分之三星,12年4月27日,“两种类型的人道主义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