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林(Heinrich Wölfflin,1864—1945),19、20世纪之交德语国家最重要的美术史家之一,生于瑞士,先后在巴塞尔大学、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苏黎世大学担任教授。他的研究着重于用形式分析的方法来解释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是沃尔夫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欧美世界极有影响的一部美学和美术史著作。作者把文化史、心理学和形式分析融为一体,论述了欧洲16、17世纪艺术风格的历史嬗变。全书以五对基本概念为主要章节,从绘画、雕塑、建筑角度,熟练驾驭 大量视觉材料,概括了古典艺术与巴洛克艺术之间的主要区别。同时,也让人思考一下问题:不同文化、不同时代是否存在共同的模式,从而构成表面上显得杂乱无章的艺术的发展基础?是什么因素引起人们对同一幅画或同一个画家完全不同的反应?此书和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古典艺术》一起被视为风格研究的重要文献。全书观点鲜明,分析透辟,极有启发性,有助于提高读者的理论修养,深化对艺术作品的认知。
...(展开全部)
有机会找原版看看, 内容很好, 但是翻译过来的词汇不知其所指。 先浏览一下吧。 那个入画是啥意思,不太明白。 还有不要配莫名其妙的插图, 需要配的图一件没有, 没图说个基霸呀。
评分 评分沃尔夫林的五对概念中,第一对概念是最根本的关键点。 后四对概念都是在第一对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 因为只有第一对是表现手法,而后四对都是视觉感受。 正是由“线描”和“涂绘”,产生了后四种文艺复兴和巴罗克的不同视觉形象。
评分 评分现在的出版社都仲么了?!小小的一部沃尔夫林的《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竟然有四个版本!!达哒兄已经总结了,我把链接现移至下: 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834366/ (11年版) 潘: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60417/ (11年版) http://book.doub...
这五对概念吧,嗯,其实就是一对,嗯,其实也没什么卵用……
评分Wölfflin有见地且分析透彻。但是本书配图太少,手头又没有图典,有些部分云里雾里。翻译也差强人意。另,从封面设计和排版来说,北大比人大的版本略好一点,虽然译文几乎一字未动。
评分潘耀昌先生这一版译本,比起之前1987年和2004两版都改进了。译文有很多处拐弯抹角的表达,但英文原文也不见得很流畅,不过仍推荐一读。
评分序言写的比正章好。尤其是那句“美术史主要把风格设想为一种表现,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性情的表现,而且也是个人气质的表现”。
评分翻译是硬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