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波德莱尔,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诗歌先驱,以诗集《恶之花》成为法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位诗人、现代诗歌的最初一位诗人。还著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艺术评论集《美学珍玩》、文学评论集《浪漫派的艺术》等,译有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
一个“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花,同时具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成分。 《恶之花》中的诗不是按照写作年代先后来排列,而是根据内容和主题分属六个诗组,各有标题:《忧郁和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反抗》和《死亡》,其中《忧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六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实际上画出了忧郁和理想冲突交战的轨迹。 书中还收录一八六八年第三版《恶之花》中增补的诗篇以及残诗集、风流集、题词集、诙谐集等。
《恶之花》初次发表时收诗100首,涉及到女人意象的有48首, 若再包括其它诗歌中零星提到的女人意象, 《恶之花》中与女人有关的诗歌占到诗歌总数的一半以上, 可见女性在波德莱尔是各种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中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便是女同性恋者,在女性意象诗歌中占3首,...
评分埃德加•爱伦•坡一八〇九年一月出生在波士顿,自幼父母双亡,同养父母生活。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对诗歌的热爱。传记中最早一次关于坡的写诗记录,是在坡中学时代;坡的老友埃利斯晚年回忆说:爱伦夫妇对埃德加过于溺爱,给他送进最好的学校。并且要他练习最文雅的社交习惯。...
评分随雪崩一起坠落 ——《恶之花》中的女人 一、在对你的吻中无休无止地报复——作恶者 波德莱尔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卡罗林·杜费斯改嫁欧比克少校,此时波德莱尔68岁的父亲约瑟夫·弗朗索瓦的服丧期尚未满。这一事件给幼小而内心敏感的波德莱尔造成了持续一生的影响...
评分波德莱尔的诗让我开心。很久没有抱着一本书可以不由自主地笑起来。看着里面的有如孩子一般的文字,仿佛在字里行间阅读童趣。我一头扎进去,去看别人对他的评价,看他的诗,看他的身世过往,就这样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挑着翻阅他的诗,顺便也去记住他的几位情人的名字,不过多年...
评分这个图真是神了! 我们都看过比亚兹莱的恶之花插图,我觉得可以说表现出了恶之花的“邪魅”;比亚兹莱华丽唯美且诡异的画风很好的诠释了波德莱尔诗中那种“恶之美”,堪称经典。唯一遗憾的是图量太少,完全不能匹配这样一架构造宏大的恶之史诗,我深感为憾! 直到我看到这个版...
作为法国文学史上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人物,波德莱尔的诗作最大的特点在于发掘的“丑”的意象的审美价值。在他笔下有种种看似不适合入诗的东西:尸体、恶魔、野兽,但丑却如同一面哈哈镜,营造出了略显奇幻的效果,在这种倒错背后,是波德莱尔对人性的深深洞见。
评分这翻译不行啊,但是我看到《午后之歌》里那段“你是色彩,是光华/把我的灵魂治愈/热的爆炸,在我的/黑色的西伯利亚!”还是莫名燃。每晚几首毒药骷髅竟睡得莫名好。总之一句话,恶不是道德谴责的对象,而是现实的存在形式和审美对象。
评分恶中之美
评分我已满腔热血翻开这本带着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的诗集,它并未令我失望,直至深夜,我都依然心潮澎湃,为世间有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存在。这本诗集将会读很多很多遍。
评分任何诗歌翻译了,都难免失去原有美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