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347年),西方思想传统奠基人之一,同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齐名。
柏拉图来自一个长期在雅典政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庭,但由于厌恶政治圈内的暴力和腐败,他拒绝沿循这一家族传统。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他的朋友兼老师)被判死刑,更让他感到失望和恶心。受苏格拉底对道德标准的性质的种种讨论的启发,柏拉图想到要用哲学,而不是政治,来治疗社会的各种弊病。这最后成为了他的一个基本而持久的信念,即除非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否则,社会的弊病永不息止。
公元前4世纪初,他在雅典创立了柏拉图学院(Academy)。这是第一个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永久性机构,也是后来所有西方大学的典型。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
苏格拉底几次提到,神说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为此很疑惑,他觉得自己如此无知,怎么可能是最聪明的人呢。因此,他到处与人谈话,试图找出比他聪明的人。但是,他失败了。他发现,他确实是最聪明的人。而他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恰恰在于,他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而其他人明...
评分根据《西方哲学史》罗素所描述,苏格拉底有以下特点(1)美食之类有节制,严寒之类有较强主动承受的毅力;(2)平时爱思考,只敬畏真理,期望通过对话让真理越辩论越清晰,(3)有崇高的道德原则,对世俗权力等之类的成功不在意;(4)勇敢。苏格拉底直面死亡,根据柏拉图《对...
评分生命的过程中,不视生命本身为珍贵,生命,只是我探索我所追求的,走过的一段旅程。而所求,甚于生者~ 你以你认为的珍贵,换取你不能理解的我的坚持,以为这便是你赏赐给我的宽恕与恩赐,并让我认同,甚至为此感激。这难道不是一种对我坚贞的怀疑跟讽刺吗?我不为自己...
评分古希腊哲学家“三杰”之一的柏拉图除广人为知的〈理想国〉外,还著有多篇用对话表达哲学思想的著作,其中〈欧绪弗洛篇〉、《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讲述了其师苏格拉底被以“左道邪说”和“腐化年轻人的心灵”罪被判处死刑的前后事件。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
评分一、欧绪弗洛篇 这篇是开胃小菜,苏格拉底和龙套甲开展了一场小辩论,展示了他的辩论功力。 他的辩论风格跟传说中一样,就是先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不断的请教辩论对手,让辩论对手发言,进而对其中疑点不断提出疑问,最后得出结论。 这种风格很像是太极拳的后发制人。 当然,...
页29“直立三角形”云云,疑误,严(页29)王(页18)从H.N.Fowler说,译文简明,特氏注又为等腰不等腰说,则查Oxford classical texts本(1995)页19,Loeb本(1914)页46,J.Burnet本(1924)页17-18,确有此说,Burnet注(页135)云此奇偶数定义尤为特出,为别处无,揣摩似可读作“齐腿为偶,跛足则奇”,未能确定。页51注1“Runa”是“kuna”之误。页198注1“第121页,注3”当为“页198注1”和页61注2“第121-122页”当为“页198-199”,为新版页码变动之误。页11、37、65、77、89、96、193、226诸注提到史诗“页”皆应作“行”。张王两书只称前引书,疑缺。译本有瑕而注释别佳,不可废。余详笔记。
评分走啊走 走到死亡之国
评分有些地方感觉蛮无聊的,很多使用类比法的地方我看着其实挺像是狡辩的。虽然A可以推出B,AB和CD有大体类似的关系,但是并不能证明C就可以推出D来吧。其实我很想这么说,以那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居然可以思考到那种深度,实在是很不容易。
评分大哲学家临死之前的思索,情节起伏,伴随着思辨与对话。值得重读。
评分越读越觉得,从小就接受单一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哲学观,好可悲好可悲。 18岁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思想,而且无所谓对错。 ****************** 这可算是“原典”了吧。后世太多思想观点都出自这里。无数次间接看过别人引用“苏格拉底之死”,总算是直接看了一回。还可以多想想。 “……当生命不能再给我什么的时候,如果我还粘着他,抱着他,在我看来,只是让我自己在我自己眼里显得荒谬。”活到这份清楚明白与豁达就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