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安妮・弗蘭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於德國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時,距離她的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譯者介紹:
彭淮棟,生於1953年,颱灣新竹縣竹東鎮人,東海大學外文係畢業,颱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曾任齣版公司編輯。譯文以典雅著稱。
譯作包括:《俄國思想傢》、《現實意識》、《格格不入:薩義德迴憶錄》、《西方政治思想史》、《普希金秘密日記》、《安妮日記》、《美的曆史》、《醜的曆史》等。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傢,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於花季之齡死於納粹集中營。日記是安妮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記載。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瞭與母親不斷發生衝突的睏惑、與密室其他成員的相處、對性的好奇、對戰爭的看法、對知識的渴求、對大自然的嚮往、對援助者的感恩……
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的社會大環境中,藏匿且充滿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深深地揪動著每一個讀者的心。《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獨白,更是德軍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本書由颱灣知名作傢、社評傢南方朔作序。
自己根据一些资料整理的 版本A:这是日记的原始版本,安妮一共用了四本日记本。第一本是父亲送给她作为13岁生日礼物的红色花格子封面的日记本。第二本由克莱门先生买给安妮,记下了1943年的大部分日记,不过这本已经丢失。第三本和第四本保存了下来,其中第三本有着黑色的封皮...
評分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
評分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安妮对自己的感受对身边的人的感受以及对她生活的感受就像我一样,时而觉得生活充满着快乐与希望,时而又觉得苦闷不已仿佛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个年轻的孩子的想要过她美好生活的时候。 我觉得她告诉我了很多怎么去面对自己...
評分看了《安妮日记》后脑海中又浮现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美丽人生》等那些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的画面,心里很难受,难受的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生灵涂炭是因愚蠢的权欲膨胀和种族优越;难受的是,即使晦暗如斯,仍有颗善良纯真的心在飘摇闪烁,但它们大多最终无声息灭;...
評分「我看見世界正在被變成一片荒野,我聽見雷聲正在接近。可是,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 如果你知道可以寫出這樣的文字的人是活在什麼境況之中, 你就不得不佩服她的心胸有多廣闊和她的思想有多高遠。 作者是年...
“總有一天,可怕的戰爭會結束,到那時,我們又會變成人,而不隻是猶太人。” “我要用一座用混亂、苦難和死亡做成的建築上建設我的人生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為屠殺猶太人,永遠對希特勒無任何好感。
评分五星給實在的震撼.
评分日記沒有預兆的完瞭。沒有FIN,沒有END。什麼也沒有。1944年8月4日,安妮全傢等八人被捕!八個月後,隻有安妮的父親一個人活著從集中營中迴來... ... 和平年代的我們,除瞭加倍地熱愛生活,還能怎麼樣呢?
评分“總有一天,可怕的戰爭會結束,到那時,我們又會變成人,而不隻是猶太人。” “我要用一座用混亂、苦難和死亡做成的建築上建設我的人生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為屠殺猶太人,永遠對希特勒無任何好感。
评分小姑娘文筆真是流暢又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