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1946年间,国共两党关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的争论,是两种对立的国家政体的争论,是争取一个怎么样的抗战结果的争论,因而也是国共两党政治对立全部历史关系的最高表现形态。本书对这一场长达两年的政争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进行了全程的跟踪考察,集中论述了国共两党是如何由政争走向战争的。
前两天给老K推了这本,老K看完后说想起个笑话:房车都看了,彩票也买了,现在就等中奖了——民盟诸公会开了,阁组了,也就等共产党/国民党移交政权了。 当然跟这一样滑稽的是现在的民运诸公——连彩票都不愿意买的,行动力甚至还不如那些被蔑称为缴智商税的穷人的...
评分《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是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邓野2003年出版的专著。在当时,这本书似乎没有得到读者的重视,网络上搜索的结果,只有雷颐2005年写的一篇文字,内容上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导读。2007年,近史所网站先后刊载了邓野的两篇旧文《傅作义政...
评分导论。1944—1946是国共关系一个完整的政治转型时期。国共力量对比消长导致关系转型,集中表现为国家政体的对立,由两党关系转型引出国家秩序转型。但必须牢记的是,民国时期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格局的变动,都是以武力对比及消长作为最终依据。双方实力反复消长、内外背景反...
评分1944年末到1946年,国共以及中间党派看似经历了数次会谈并起草了几分协议,实质上并没有推动政治局势的发展。问题的核心在国共军队问题以及政府权力分配。 作为老党的国民党大多数党员自然而然地认为抗战成果是国党该享有大部分的,因此在国家事务中理应有发言权,政治权力分配...
评分1946年5月,杜聿明指挥七十一军、新一军、新六军,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对四平发起总攻,林彪所部不敌,不久,政府军占据长春。国民党以此成果与中共展开政治谈判,国民党要求接收东北,中共应退出当时占据东北的大城市;中共依旧坚持底线,并在整军方面对国民党不妥协,双方谈...
材料,立论,叙事皆为近年罕见之佳作,屡有令人击节之处。所谓政治信用,最终还是在政治逻辑中得以保证,故政治协商无功而返。总之,49年之前的情况,就是流氓对弈,更沉得住气,动员效率高的一方获胜。49年之后政治环境大变,获得政权的一方自食其言,置信用于厕溺,失败的一方却逐渐走上了改革之路,诚可叹也!
评分改动不大,注释规范了些,再加上些蒋介石日记的内容
评分以武力为基础的谈判却想以谈判终结武力,这是1944-1946年的国共谈判的死结。邓野老师对这段历史的论述实在是精彩!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本书的史料多引自中文文献,缺乏广度。更让人感叹的是过了70余年,人民依然在一党训政下、在毛的遗教下讨生活,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依然遥遥不可期。
评分精准老辣,从一号作战到四平之战,国共命运的起点。什么“联合政府”、“什么一党训政”,全是虚头巴脑。两党高层都能看清,就是第三党和美利坚看不清,又是政协、又是调解。哪里知道双方都明晰“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中国政治逻辑呢!政治问题军事解决,从未解开的死局。
评分邓小平的这个侄子有点厉害,如庖丁解牛,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线索梳理得一清二楚,国、共、美、苏、民盟等诸多人士在边谈边打的舞台上纵横捭阖、机锋尽出,剧情紧凑、人物生动、戏剧性强烈,简直比小说还要悬疑好看,不服不行。微博大V等公知作为当前时代的“第三方”,应该人手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