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全名为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俄文: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俄罗斯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出生在一个犹太“艺术家庭”,父亲是画家,母亲是钢琴家。毕业于莫斯科文学院,后赴德国的马尔堡大学留学,攻读哲学,又在欧洲各国游历,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小说《日瓦戈医生》闻名于世,但此书因批判了苏联体制,长期被列为禁书。
卫国战争之后的1948年,他开始创作《日瓦戈医生》,1956年完成并在次年发表后,轰动国内外,并使作家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四天后由于苏联众多舆论的反对,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他只好拒绝领奖,致电写道:“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我被授奖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领奖,请勿因我的自愿拒绝而不快。”1986年苏联作家协会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
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和思想深度, 善于在历史演变的背景下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思想变异,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主人公多情而波动的内心世界与冷酷无情的客观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从而达到反思历史、呼唤人性的目的。《日瓦戈医生》便是他创作追求的集中代表。
黄燕德
1950年出生,台湾云林县人。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早年以“碧竹”笔名撰写出版散文、小说20多本,如《古榕》《星散》《在斜阳外》等,1980年代,更改笔名为“林双不”,文风骤变,中文造诣很高。文学翻译有《日瓦戈医生》《基督山伯爵》等。
★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帕斯捷尔纳克代表作品
★ 帕斯捷尔纳克是迄今108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唯一因获奖而招致耻辱和灾难的作家
★ 著名翻译家黄燕德经典译本内地首次出版
《日瓦戈医生》这一伟大的著作是一本充满了爱的书,并不是反苏的。它并不对任何一方不利,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俄国只要记住这次诺贝尔奖金是授予了一个在苏维埃社会里生活和工作的、伟大的俄罗斯作家这样一件事就行了。
——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
在二十世纪的半途中,俄国十九世纪伟大小说又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魂灵一样回来打扰我们了,这就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它创造了一个深邃的回音室。
——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
最初知道《日瓦戈医生》,大约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除了听说这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还了解到作者帕斯捷尔纳克由于受到苏联赫鲁晓夫当局的压力,未能前去领奖。在铁幕笼罩的岁月里,他成了苏联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文化冷战的牺牲品。记得那时还有这样的说...
评分上大学时,晚自习时常走出图书馆一楼的大阅览室,上楼去报刊阅览室翻看杂志。那时候很喜欢一本名叫《博览群书》的杂志。后来,有人为这本杂志做了一本选辑,我在书店看到,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书名叫做《透过冰雪的思考》,七八年过去了,google上已经很难搜索到这本书的踪影,...
评分不多言,上三段这个版本和白春仁、顾亚铃老师上海译文译本对同一内容的翻译,来祭奠眼巴巴看着这本书上大大的NOBEL但因内容理解不能昏昏欲睡或者近乎崩溃的童年阅读悲剧。 这三段话,都是自己特别喜欢的,即使是读味同爵蜡的蓝老师译本...... 【1、下卷 第九章·七】 (蓝英...
评分上大学时,晚自习时常走出图书馆一楼的大阅览室,上楼去报刊阅览室翻看杂志。那时候很喜欢一本名叫《博览群书》的杂志。后来,有人为这本杂志做了一本选辑,我在书店看到,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书名叫做《透过冰雪的思考》,七八年过去了,google上已经很难搜索到这本书的踪影,...
评分最初知道《日瓦戈医生》,大约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除了听说这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还了解到作者帕斯捷尔纳克由于受到苏联赫鲁晓夫当局的压力,未能前去领奖。在铁幕笼罩的岁月里,他成了苏联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文化冷战的牺牲品。记得那时还有这样的说...
是一直放在kindle上的小说,看过开头以后就无法放下了,译文堪称完美,从来没有一次看过如此优美毫无违和感的译作,融合了诗散文叙事等等,如此富有诗意和鲜艳的画面感 不但篇幅巨长却丝毫不拖沓极富艺术性,哲理思想和深层隐喻更是信手拈来 ,每一段分开来读都足以摄人心魄。
评分谈人生谈理想当如是。
评分一人的名字有几个还都这么长
评分我还真不习惯这个风格,还是俄罗斯文学实在太压抑了?译本不推荐。
评分“我们是俄罗斯恐怖时代的儿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