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克鲁采奏鸣曲》收录的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记得小时候看《安娜·卡列尼娜》,以为会是一部爱情小说,结果一半的篇幅在讲列文的农村改革。而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也是她自以为是,转瞬即逝,之后就是长久的痛苦和绝望。 后来看《包法利夫人》,也没有爱情。罗多尔夫对爱玛是赤裸裸的勾引,很快就腻了;莱昂对爱玛是利用,...
评分《克鲁采奏鸣曲》原为贝多芬所作的一部小提琴奏鸣曲(即《A大调第九号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它以法国作曲家和小提琴家罗多尔夫•克鲁采命名。而托尔斯泰本人对《克鲁采奏鸣曲》是十分喜爱的。据说1887年夏天的晚上,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的大学生为托尔斯泰演奏了这首曲子...
评分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
赞!哭!摔!
评分重读!重读!!莫泊桑读过《伊万·伊里奇的死》的法译本之后感慨的说,他刚出版的10卷集看来毫无价值
评分太好看了! 忽略掉前面寓言式的几个故事,然后接下来的短篇都很精彩。 托尔斯泰刻画人心真的入木三分。我是每天看一点,于是有几天就牵挂着伊凡·伊里奇的病情;隔两天又被波兹德内歇夫杀妻弄得很心焦;再隔两天开始焦虑于在肉欲和道德间(又或者应该说是感情合理性之间)苦苦挣扎的叶夫盖尼·伊尔吉涅夫的命运…… 虽然我也不认同托尔斯泰对于宗教的虔诚(也许是人性确实找不到答案,只能寄希望皈依宗教得到些许安慰吧,至少向善或许可以挤压掉些人性中恶的空间),但他写人心理的全面、透彻、变化真的太绝了。人间事没有答案,只是经历,于是我们无法轻易评价他人或者批判,只剩悲悯。
评分托尔斯泰的作品里,人性之间的冲突往往跃然于纸上。这篇故事集里,除了《伊凡伊里奇之死》和《克鲁采奏鸣曲》之外,还有一些小故事也极为动人。我好像突然之间更喜欢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小说了。社会评论依旧在他小说中出现。《克鲁采奏鸣曲》的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某种脱节在这里显现,又或者文学作品与他社会思想一致。
评分每篇都挺好。克鲁采奏鸣曲,伊凡之死,魔鬼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