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诗笺证稿

元白诗笺证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寅格,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行后就谈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叛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遵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名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写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南迁广州,任华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在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寅恪
出品人:
页数:383
译者:
出版时间:2001-4
价格:4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09425
丛书系列:陳寅恪集(2001版)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历史 
  • 诗文证史 
  • 文学 
  • 国学 
  • 诗歌 
  • 陳寅恪 
  • 学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详细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上不能持有双重道德标准,而以两种或多种标准为自己行为的不一互做辩解,他在本书中对此有极深刻的分析。他说: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作者作为中西文化养育大的一代学人,在为人处事、为学为文,特别是时势变迁、道德混杂之时,能以极清醒的判断,持一认定之道德标准而行事,绝不以享受欢乐,富华荣显而稍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气节。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读过的还是上海古籍出的那个版本。前有影印的陈夫人唐筼的题签。此书和陈老其他著作一样,考据丝丝入扣、剥蕉至芯, 其治史态度遵循“说有易、说无难”,发掘史料、旁征博引、从一而终!  

评分

一、引入 【引入】 《唐摭言·一五杂记》有所谓唐宣宗诗(是否是宣宗所作,姑且存疑)云: 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可见,在唐朝末年,《长恨歌》与《琵琶行》就已经并肩,成为白居易最高水平的代表。 【方法】 陈寅恪在分析《长恨...

评分

读“元白稿”104 陈老讲《长恨歌》。 “汉皇……颜色”。八句。陈老引《容斋》。《容斋》说唐朝人写诗,尽管扯到“先世”、“当时”和“宫禁”事,官府不会请你去喝茶的。于是陈老发挥说,《长恨歌传》本身不过是创立新文体的“练习”,却也无所顾忌地拿唐玄宗与杨贵妃说事。网...  

评分

以前只知元善抒情,白善写实,看陈书后方知元白当时写作时的一些实情,很受启发,陈不愧为史林之大家。  

评分

读“元白稿”103 承续102。既然如墓志文章把骈文写烂了,而写者又是下层文人,他们粗通笔墨,学养甚差。于是,要改变文章写法,就需要大腕巨掌如椽笔,正像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变革文章写法,这虽然谈不上“政治”,但“路线”是可以说的。而...  

用户评价

评分

史家读诗

评分

讀是書,始知大文學非虛構二字可盡畢者也,近日西方諸談藝者【風格】【結構】云云,亦猶橘生淮北之病也,蓋吾國自有興觀群怨之詩統,於人事史傳關係機密,故以史證詩之法,其可癈乎?且寅恪師於元白詩史深有默契,感慨遂深,故多發他人所未逮,不特為考據所累,諸生識之否?

评分

我看到介绍里的叛国哈佛大学直接无语了...

评分

硬着头皮读完的~

评分

读到一多半才发现这书我看过的。中年人的记性,真是让人伤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