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诗笺证稿

元白诗笺证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寅格,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行后就谈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叛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遵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名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写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南迁广州,任华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在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寅恪
出品人:
页数:383
译者:
出版时间:2001-4
价格:4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09425
丛书系列:陳寅恪集(2001版)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历史 
  • 诗文证史 
  • 文学 
  • 国学 
  • 诗歌 
  • 陳寅恪 
  • 学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详细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上不能持有双重道德标准,而以两种或多种标准为自己行为的不一互做辩解,他在本书中对此有极深刻的分析。他说: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作者作为中西文化养育大的一代学人,在为人处事、为学为文,特别是时势变迁、道德混杂之时,能以极清醒的判断,持一认定之道德标准而行事,绝不以享受欢乐,富华荣显而稍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气节。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读了第一、二、四章,其他的实在是没有耐心看下去了,毕竟我不是学文史的人。之所以读这本书,只是想看看一个服膺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者,是怎么做学问的。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他的方法,即以诗证史,诗文互证。前者的例子之一就是考察武惠妃之...  

评分

我一直很仰慕写书评及影评的人。 我以为如果要称得上一个“评”字,并且还要将之公之于众,便需有如柯灵评价钱钟书时所指的境界: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袍。。。。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撇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 曾经很吃力地...  

评分

读“元白稿”101 “元白稿”是我对《元白诗笺证稿》的简称。我读的本子是三联2001年版,属于《陈寅恪集》之一。这个三联版是以80年代上海古籍版为底本的。我这里的标题写101,意思是“读第一章时写的第一帖”,请看官类推。 “元白稿”初刊于1950年11月,列为“岭南学报丛书第...  

评分

我读过的还是上海古籍出的那个版本。前有影印的陈夫人唐筼的题签。此书和陈老其他著作一样,考据丝丝入扣、剥蕉至芯, 其治史态度遵循“说有易、说无难”,发掘史料、旁征博引、从一而终!  

评分

读“元白稿”101 “元白稿”是我对《元白诗笺证稿》的简称。我读的本子是三联2001年版,属于《陈寅恪集》之一。这个三联版是以80年代上海古籍版为底本的。我这里的标题写101,意思是“读第一章时写的第一帖”,请看官类推。 “元白稿”初刊于1950年11月,列为“岭南学报丛书第...  

用户评价

评分

今日读毕

评分

读到一多半才发现这书我看过的。中年人的记性,真是让人伤心。

评分

陈先生大作,本不敢妄评;此书虽属名著,却未必有多少人真的读过。吕思勉的渊博如高山大海,从容坦荡;陈寅恪的渊博如深林幽谷,逦逶绵延。陈氏虽并论元白,但正邪分明,轻重了然,论元白之巧拙浮沉,实有自标风骨之意。记得前几年网上曾有人问王曾瑜,邓广铭治史受陈寅恪何种影响?王说不太清楚。当时我也不清楚,现在看来邓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岂非正受此书之影响与启发?

评分

在爷爷的病床边看完的...

评分

陈先生大作,本不敢妄评;此书虽属名著,却未必有多少人真的读过。吕思勉的渊博如高山大海,从容坦荡;陈寅恪的渊博如深林幽谷,逦逶绵延。陈氏虽并论元白,但正邪分明,轻重了然,论元白之巧拙浮沉,实有自标风骨之意。记得前几年网上曾有人问王曾瑜,邓广铭治史受陈寅恪何种影响?王说不太清楚。当时我也不清楚,现在看来邓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岂非正受此书之影响与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