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诗笺证稿

元白诗笺证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寅恪
出品人:
页数:383
译者:
出版时间:2001-4
价格:4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09425
丛书系列:陳寅恪集(2001版)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历史
  • 诗文证史
  • 文学
  • 国学
  • 诗歌
  • 陳寅恪
  • 学术
  • 古典文学
  • 白居易
  • 诗歌研究
  • 唐代诗史
  • 文献考证
  • 诗词注解
  • 学术著作
  • 文学批评
  • 诗学理论
  • 笺注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详细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上不能持有双重道德标准,而以两种或多种标准为自己行为的不一互做辩解,他在本书中对此有极深刻的分析。他说: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作者作为中西文化养育大的一代学人,在为人处事、为学为文,特别是时势变迁、道德混杂之时,能以极清醒的判断,持一认定之道德标准而行事,绝不以享受欢乐,富华荣显而稍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气节。

作者简介

陈寅格,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行后就谈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叛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遵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名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写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南迁广州,任华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在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

目录信息

第一章 长恨歌
第二章 琵琶引
第三章 连昌宫词
第四章 艳诗及悼亡诗
附:读莺莺传
第五章 新乐府
第六章 古题乐府
附 论 (甲)白乐天之先祖及后嗣
(乙)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关系
(丙)论元白诗之分类
(丁)元和体诗
(戊)白乐天与刘梦得之诗
附校补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元白稿”104 陈老讲《长恨歌》。 “汉皇……颜色”。八句。陈老引《容斋》。《容斋》说唐朝人写诗,尽管扯到“先世”、“当时”和“宫禁”事,官府不会请你去喝茶的。于是陈老发挥说,《长恨歌传》本身不过是创立新文体的“练习”,却也无所顾忌地拿唐玄宗与杨贵妃说事。网...  

评分

陈寅恪,久闻其名,知道是大师,听闻其《柳如是别传》,不过尔尔。某日,偶读一文,看到傅斯年赞其为史学“三百年来仅一人”,不由心所萌动,在遍览网上诸文对其评价,又观阅了卓越上《陈寅恪集》的评论之后,便一气购下其全集。虽然花费不少,但冲其为人,思想与治学之...  

评分

我一直很仰慕写书评及影评的人。 我以为如果要称得上一个“评”字,并且还要将之公之于众,便需有如柯灵评价钱钟书时所指的境界: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袍。。。。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撇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 曾经很吃力地...  

评分

全书分《长恨歌》、《琵琶引》、《连昌宫词》、《艳诗及悼亡诗》、《新乐府》、《古题乐府》六章及附论五篇。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最重要的诗歌进行了笺证,旁及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文坛风气等许多问题,什么叫大师,为什么要膜拜,这部书都能告诉你。 《长恨歌》...  

评分

读“元白稿”104 陈老讲《长恨歌》。 “汉皇……颜色”。八句。陈老引《容斋》。《容斋》说唐朝人写诗,尽管扯到“先世”、“当时”和“宫禁”事,官府不会请你去喝茶的。于是陈老发挥说,《长恨歌传》本身不过是创立新文体的“练习”,却也无所顾忌地拿唐玄宗与杨贵妃说事。网...  

用户评价

评分

不给分了。严格来说,是以诗证史,落点在历史,在求真,要求明确时、地、人等要素。侧重于社会风俗史。方法是比较,尤其关注文体关系、文人关系。用夏承焘先生的话来说,好处是以隋唐制度专家之学,笺注人人熟知之诗,生新可喜,但往往过深过琐,《新乐府》一章内容最细碎。考证,对陈氏来说大概是智力游戏。评元稹“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然而读元稹悼亡诸诗如《除夜》者,如无一点真情,不能有此,虽不可谓之多情,亦不足称为多诈,或以“多变”目之较妥?又陈氏多以作者非泛用古典而有所指实,求其深旨。又似偏好有议论乃至言之必尽者。释史诚得微谛,谈艺则不免拘泥。

评分

不给分了。严格来说,是以诗证史,落点在历史,在求真,要求明确时、地、人等要素。侧重于社会风俗史。方法是比较,尤其关注文体关系、文人关系。用夏承焘先生的话来说,好处是以隋唐制度专家之学,笺注人人熟知之诗,生新可喜,但往往过深过琐,《新乐府》一章内容最细碎。考证,对陈氏来说大概是智力游戏。评元稹“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然而读元稹悼亡诸诗如《除夜》者,如无一点真情,不能有此,虽不可谓之多情,亦不足称为多诈,或以“多变”目之较妥?又陈氏多以作者非泛用古典而有所指实,求其深旨。又似偏好有议论乃至言之必尽者。释史诚得微谛,谈艺则不免拘泥。

评分

此书主旨,一言以蔽之,即论并世文人及其作品之关系与影响。特取元白(李绅、柳宗元、刘禹锡)为例而为说明。

评分

多有妙趣,然殊觉琐碎。第四章评元微之之再娶,用一“诈”字,总觉过于苛刻,与陈公自己所强调的“了解之同情”颇相违背。

评分

不敢评价。从读诗的角度来说,相当难看。全无诗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