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化在历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至今仍然不衰的当推元曲,蒙它的影响,我们生活中的戏剧依然多姿多彩。曾几何时,戏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京韵大鼓、川剧秦腔、河南梆子、昆曲评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这部《旧戏新谈》在今天看来,戏依然是旧戏,谈也似乎成了"旧谈",但其实并非如此,他的观点依然新颖,可谓历久弥新。
春节期间,看了题为百花芬芳的老生专场演出,一下子疯狂迷上。不久之后的出差,偶遇一位同行,很巧地听说她自十岁上学戏,虽然后来改行,但仍算个正宗的票友。按她的话说,这一切都叫“缘分”:我突然迷上京剧是缘分,爱上的是奚杨老生也是缘分,遇见她,——当然仍是缘分...
评分《旧戏新谈》(黄裳著·开明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深宵独坐,快读黄裳之《旧戏新谈》。然目在文字里,心却在烟台的九月。往事如烟,但抹不去的记忆却时时浮上心头。而今重逢旧侣,却是另一番模样。原以为从前的一切都已淡忘,可是再次相逢,“叙叙衷肠”,恍然如梦。旧戏可以新...
评分从研究生时代开始系统地接触戏曲,进而多看了一些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其实,我接触戏曲很早,原先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当然现在还是没有),十里八村如有电影,爷爷肯定带我去看。70年代末期80年代早期,拍了很多戏曲电影。但我很不喜欢越剧,不喜欢又没有别的可看,只得将就...
评分京剧掌故 大家小书系列之《旧戏新谈》笔记 1.简评: 整个系列不少深入浅出的好书,但是这一本不是,不是。 如果翻开目录,你可以知道,所谓“名人加持”的,前面好几个序,后面好几个跋。 一个人,戴了几个帽子,穿了几双袜子,显得底气不足。 这本书是作者在报纸上发表杂文...
评分京剧掌故 大家小书系列之《旧戏新谈》笔记 1.简评: 整个系列不少深入浅出的好书,但是这一本不是,不是。 如果翻开目录,你可以知道,所谓“名人加持”的,前面好几个序,后面好几个跋。 一个人,戴了几个帽子,穿了几双袜子,显得底气不足。 这本书是作者在报纸上发表杂文...
活泼好看,如数家珍。不过戏迷嘴损也是真的,杨小楼擅演安天会里的猴子,所以慈禧曾经笑称他杨小猴,黄裳写,我见杨小楼的时候他已经年纪大了,不再是什么杨小猴而是一个老狒狒了……写程砚秋发胖以后的身形,说活脱一个无锡阿福……对童芷苓更是近乎破口大骂,其实是戏的问题,未见得是伶的问题。不过黄裳还是有见识也有文笔的,看起来津津有味。
评分批评起新戏和一些伶人来真是不客气,言辞激烈,十分刻薄,似乎只对杨小楼推崇备至,盖叫天也得到几句美誉,其他人都多少被苛责了一番。里头倒也有不少有趣的八卦,《新安天会》之类,真笑死人~
评分第一次读黄裳,原来他写得这么自在,赞!
评分不常看戏的读者,这本书不推荐。因为黄老先生是不会给你从头介绍的,他对于戏曲的看法,都属于行内人拔高的范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