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6日在埃文河畔的英格兰小镇斯特拉特福受洗,是富商约翰·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玛丽·阿登的第三个孩子。据推测,少年时期的莎士比亚就读过斯特拉特福文法学校,并在那里学习了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但历史学家不能确定莎士比亚具体的出生日期。
1582年,莎士比亚与安妮·哈撤韦结婚。这对夫妇在1583年有了女儿苏珊娜,两年后又有7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在1585年到1592年期间,莎士比亚住在伦敦。在那里,他先是当了一名演员,后来成为了剧作家。他的剧团即国王剧团,经常在环球剧场表演,莎士比亚是该剧场的股东之一。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戏剧、一些诗歌和大量的十四行诗。1611年,他离开剧场喧嚣的生活,归隐于斯特拉特福镇,住在镇上的第二大房子里,成为了一名乡绅。这之后,莎士比亚度过了5年平静的生活于1616年4月23日去世,葬于斯特拉特福的三一教堂。从他的时代到现在,莎士比亚一直被认为是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第十二夜》(或《各遂所愿》)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
一,约作于1600 年,全剧五幕十八场。主要情节是:伊利
里亚公爵奥西诺向奥丽维亚小姐求爱,屡遭拒绝。这时,
一对孪生兄妹航海到伊利里亚,在附近海上遇难。妹妹
薇奥拉改扮男装,投身奥西诺公爵家中为侍童,并充当了
代他向奥丽维亚小姐求爱的使者。奥丽维娅对女扮男装
的薇奥拉一见钟情,而薇奥拉却偷偷爱上了公爵。后来,
奥丽维亚碰巧遇上薇奥拉的孪生兄长西巴斯辛,两人以
误就误地结成夫妇。公爵也和薇奥拉终成眷属。全剧以
兄妹相聚,情人结合而告终。
基于题目《第十二夜》——圣诞假期狂欢的最后一夜,引出另一个解读角度。 所谓"狂欢化",语出前苏联批评家 巴赫金 的一篇长长的论文。 狂欢化,首先狂欢,意思是狂欢节,含义是狂欢节所有人一起上街狂欢,互相开玩笑,没有那么多等级制度与人际交往的条条框框,所有人都能得到...
评分老弱会使聪明减退,可是对于傻子却能使他变得格外傻起来。 听见这种傻子的话也会那么高兴的聪明人们,都不过是些傻子们的应声虫罢了。 傻子有特许放肆的权利,虽然他满口骂人,人家不会见怪于他;君子出言必有分量,虽然他老是指摘人家的错处,也不能算为谩骂。 一个漂亮又靠不...
评分老弱会使聪明减退,可是对于傻子却能使他变得格外傻起来。 听见这种傻子的话也会那么高兴的聪明人们,都不过是些傻子们的应声虫罢了。 傻子有特许放肆的权利,虽然他满口骂人,人家不会见怪于他;君子出言必有分量,虽然他老是指摘人家的错处,也不能算为谩骂。 一个漂亮又靠不...
评分还在体会莎翁的伟大,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放轻松阅读,用当时人的思路去思考,收获那种幽默带来的轻松。。。。。。。。。。。。。。。。。。。。。。。。。。。。。。。。。。。。。。。。。。。。。。。。。。。
原来维奥拉的名字和海盗的故事是从这里来的。温暖结尾总是很好哟,读着很舒服
评分第一部莎剧原文 two-sidedness
评分除结尾的感情处理有些略显冲突外(另一程度添加了该剧的滑稽感),真是大师之作!语言精妙绝伦!人物丰满多变,剧情跌宕起伏。三角恋变成四角恋,让人笑掉大牙的小丑????和真的傻子骑士。剧情颠倒,波澜起伏,人物性格也与人物本身应该具有的性格颠倒。双重设置,巧妙尽于此。
评分有情人终成眷属!
评分哈哈哈哈又是一本完全适合酷儿分析的剧本,太妙了吧莎士比亚写的这几出喜剧在本质上都在利用性别开玩笑,并且滑稽的是这些人物衣服一换,本来同性的情欲就能立刻取消并天衣无缝转接到异性身上——但实际上,在舞台上表演的,仍旧是几个男人!这背后得是多么有趣的性别观念与爱情观念在支撑着啊!再想想中国古代女扮男装等爱情故事,连带着皆大欢喜,或许可以写一写假扮的性别的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