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政治和宗族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思想史 海外中国研究 艾尔曼 经学 常州学派 历史 社会史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发表于2025-02-23
经学、政治和宗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经学、政治与宗族的关系,今文经学在清末的兴起并非是无源之水。
评分看完程美宝的书,再看这本,就能看到地域研究思想史领域的学术进步,毕竟这本书成书年代较早,视野贡献更深远,大致的研究角度,地方士绅、民族主义和地方与国家关系的基础框架大致形成,启发意义深远。
评分艾的书的观点现在也并不新鲜了,何炳棣和葛兆光都指出了他研究的局限性,艾仿佛也算是搭建了一个学术史的框架,这让我想到梁启超的清学史框架,既然是框架就不免要在运动中去不断重建。永远没有合适的。拆与建造的过程就如同克罗齐所说的精神的参与。不要问什么才是历史的真实,对于思想史来说,如何参与,如何影响,比还原真实重要的多(真实本也无可还原),只要看你所对待的是克罗齐所谓的编年史还是历史。
评分价值更多在于思想史、政治史与社会史的结合,尽管这三个维度的展现并不充分,但仍有借鉴意义。可以明显看到作者突破后世今文经学谱系的努力,但似乎还是太受这个谱系的制约,许多具体观点也不无可再商榷之处。再度受到译者延续了《从理学到朴学》的烂翻译的摧残。
评分思想史和社会史结合的名著。
艾尔曼,1946年出生,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与日本文明史等。
在儒学发展史上,常州今文经学是值得重视却又少有研究的一派。作者对常州今文学派产生、兴盛的“内在理路”和“外部环境”做了互动的分析,认为18世纪的今文运动深深植根于区域性的社会活动之中。这本书实际是在深入探讨“思想”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变。它是一部打通“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力作。
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于“与和珅对立”说辨析 兼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借鉴 王俊义 擅于阐发“微言大义”的西汉今文经学,沉寂近两千年后,又在十八世纪的乾隆时期逐渐复兴,历经嘉道,发展到同光时,康有为等披着今文经学之外衣,吸收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昌言变法...
评分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于“与和珅对立”说辨析 兼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借鉴 王俊义 擅于阐发“微言大义”的西汉今文经学,沉寂近两千年后,又在十八世纪的乾隆时期逐渐复兴,历经嘉道,发展到同光时,康有为等披着今文经学之外衣,吸收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昌言变法...
评分今文经学在晚清变革时代的历史中,常常被视为变法图强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中心的变法人士对今文经学的利用,是历史学家的兴趣核心。这一焦点造成的结果,就是把今文经学与康梁变法直接挂钩,看作儒学激进改革者的最后阵地。 艾尔曼在《从理学到朴学》之后...
评分pp.232 Item 7-9 in column 1 should be as below: 7. Home state as inner and other Chinese states as outer 8. Chinese states as inner and barbarians as outer 9. Bararians ascend to nobility "Sung Chün" (宋均) in column 2 should be Sung Chong (宋衷). Item 4-9...
评分书还没有看完,但是让我最崩溃的是译者太不负责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翻译外国人研究中国的书,其中人名、地名居然要翻译成想当然的音译。我不知道这样的翻译是怎么通过出版社的审核的。 举例: p58,1615年,庄有廷(音译)为庄起元的文集作序。 p65,无锡在1724年以前还...
经学、政治和宗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