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学发展史上,常州今文经学是值得重视却又少有研究的一派。作者对常州今文学派产生、兴盛的“内在理路”和“外部环境”做了互动的分析,认为18世纪的今文运动深深植根于区域性的社会活动之中。这本书实际是在深入探讨“思想”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变。它是一部打通“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力作。
今文经学在晚清变革时代的历史中,常常被视为变法图强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中心的变法人士对今文经学的利用,是历史学家的兴趣核心。这一焦点造成的结果,就是把今文经学与康梁变法直接挂钩,看作儒学激进改革者的最后阵地。 艾尔曼在《从理学到朴学》之后...
评分书还没有看完,但是让我最崩溃的是译者太不负责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翻译外国人研究中国的书,其中人名、地名居然要翻译成想当然的音译。我不知道这样的翻译是怎么通过出版社的审核的。 举例: p58,1615年,庄有廷(音译)为庄起元的文集作序。 p65,无锡在1724年以前还...
评分书还没有看完,但是让我最崩溃的是译者太不负责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翻译外国人研究中国的书,其中人名、地名居然要翻译成想当然的音译。我不知道这样的翻译是怎么通过出版社的审核的。 举例: p58,1615年,庄有廷(音译)为庄起元的文集作序。 p65,无锡在1724年以前还...
评分一、后现代主义还是实证主义 艾尔曼在其书《经学、政治和宗族》的中译本序中谈了一下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他首先表达了一种忧虑——就是后现代主义者企图将史学化解为文学。有很多人质疑历史的权威和真实性,他们会认为“史学家和小说家无从分辨”,或者“事实是不可知的”,或...
评分pp.232 Item 7-9 in column 1 should be as below: 7. Home state as inner and other Chinese states as outer 8. Chinese states as inner and barbarians as outer 9. Bararians ascend to nobility "Sung Chün" (宋均) in column 2 should be Sung Chong (宋衷). Item 4-9...
通过社会史的角度研究学术史,有借鉴价值,但对于思想史本身的论述偏弱。翻译质量差,译者的史学功底值得怀疑,许多人名都无法还原。
评分未打通三者的内在理路。
评分作者在思想史研究中企图打通思想流派出现的“内在理路”与“外部环境”、将思想史与社会史作知识社会学式的探究,这些努力显而易见,也比较成功,只是作为历史学家,在纯粹的功能论和纯粹的意志论之间如何找到中间地带,这点上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我觉得他还是偏向了功能论的取向,所以有些遗憾。
评分未打通三者的内在理路。
评分话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这套书我基本上一本不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