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与效率

动员与效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超超,女,福建福州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基地班本科,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博连读,2013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基层社会与劳工政治。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史林》《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级身份与上海工人的物质生活研究(1949—1965)”(14CZS022)。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林超超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1
价格:CNY 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41612
丛书系列: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计划经济 
  • 中国当代史 
  • 历史 
  • 社会史 
  • 中国研究 
  • 上海 
  • 林超超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低下的经济效益,给后人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发现同时期国家在追求效率上作出的努力。林超超著的这本《动员与效率(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认为,1949年后的中国是在短缺的社会资源基础上实现其工业化诉求的,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显示了中国计划经济和劳动激励的独。以生产指标构筑起来的指令体系和赏罚体系,是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器;对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式的生产动员方式的青睐,是国家常用的一种针对劳动者个人的激励办法。然而,这种激励机制在换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是不可估量的效益流失。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出色,有一定理论,材料丰富。计划为什么玩不转。

评分

很多地方语焉不详,统计式的管理并不是计划经济的专属啊,哪些地方是中国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哪些是计划经济的弊端,并没有有意识的区分。而且叙述中政治运动仍然是外在于工厂生产,群众运动的逻辑并没有得到正视。说是上海工业的个案,可是明显扎的不够深啊。

评分

看完之后觉得,哎?我那篇还要写吗?讲得出新故事吗?虽然林博士提出东北的例外性,但我挖掘出来了嘛?

评分

扫读扫读。

评分

行文流畅,逻辑清晰,政治精分,效率牺牲,家长制组织架构的群众运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