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鼎新 l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生态学硕士,l990年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获取昆虫生态学博士后改攻社会学,并于1995年在麦基尔大学获取社会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和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社会力量》、《社会学视角》、《中国研究季刊》以及国内出版的《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专著《天安门的力量》于2001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相继获得美国社会学学会2001年度亚洲研究最佳图书奖以及2002年度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最佳图书奖。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赵鼎新
出品人:
页数:223
译者:夏江旗
出版时间:2011-9-19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870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赵鼎新 
  • 社会学 
  • 历史社会学 
  • 政治学 
  • 中国古代史 
  • 社会史 
  • 古代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拣选春秋战国的历史,注目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性格和社会结构。推断儒法国家产生的渊源与性质及对后世社会的影响。本书为修订版,增添了一篇关于历史社会学学术脉络的解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属于社会学家的跨界之作,作者赵鼎新在获得昆虫生态学博士学位后转攻社会学,多学科的学术训练和学术背景可能是锦上添花,也可能是障眼戏法。在“伟大的外行”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激励之下,作者以分析比较来建立理论模型的研究理路,社会...  

评分

按照正规的学术著作标准来衡量,《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开篇就犯了一个当今美国社会学界的大忌:切入口过大,一股脑儿抛出几个涉及两千年帝制中国史之基本特征的大问题,且数据来源受历史条件限制因而难以保证数量和质量。乍一看,这本野心勃勃的书简直就给自己挖了...  

评分

这本书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战争驱动的效率导向性发展(war-driven efficiency)在欧洲最终导致了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代议制,而相似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却以秦帝国的大一统和国家力量的一家独大而告终?至于用意识形态权力(儒家学说)和政治权力合一的政治制度来解释中国的...  

评分

這裡只談一個小問題。 第36頁有一則譯註簡直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譯者居然用詩經《氓》篇的“抱布貿絲”一句來解釋正文中“西周時代沒有貨幣”這一說(身邊沒有原文,大意如此),認為“抱布貿絲”即為用布換取絲綢。 這個錯誤簡直笑掉大牙。即便不去查閱古注,哪怕百度一下...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制度导致了诸侯国之间频繁而输赢不定的局部性战争,在这类特殊类型的战争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冲突,促进了效率导向性的工具理性文化,而在汉武帝之后,逐渐形成奉儒家学说为合法性基础,同时采用工具主义的法家作为御民之术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家。论点的新颖之处在于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在大一统之后,儒家学说和国家权力的结合。不足在于作者很多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深入,而且缺乏佐证。同时引入科学的量化方法试图分析战争的影响,个人看来并不完全信服。

评分

多年前读过,现在重新读一读,意识到这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以前读过的时候只记下了赵的几个结论,这次重读特意留意了一下他采用的蒂利的欧洲战争阶段说和迈克尔·曼的四种社会权力说,以及他在分析东周列国战争能力的量化方法。总的来说,史料的选用较为薄弱,量化方法看似酷炫其实过于简化,他批评许田波的点同样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都存在以论代史、倒果为因的问题。

评分

春秋战国时期高烈度长时间的战争为社会转型提供了动力,受制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权力间的比例关系,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经由秦始皇的统一最终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了以儒家为意识形态、以法家为政治制度的中央集权科层制国家。而这一政治形态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次王朝更迭中凭借儒家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不断地重建,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为止。

评分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制度导致了诸侯国之间频繁而输赢不定的局部性战争,在这类特殊类型的战争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冲突,促进了效率导向性的工具理性文化,而在汉武帝之后,逐渐形成奉儒家学说为合法性基础,同时采用工具主义的法家作为御民之术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家。论点的新颖之处在于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在大一统之后,儒家学说和国家权力的结合。不足在于作者很多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深入,而且缺乏佐证。同时引入科学的量化方法试图分析战争的影响,个人看来并不完全信服。

评分

多年前读过,现在重新读一读,意识到这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以前读过的时候只记下了赵的几个结论,这次重读特意留意了一下他采用的蒂利的欧洲战争阶段说和迈克尔·曼的四种社会权力说,以及他在分析东周列国战争能力的量化方法。总的来说,史料的选用较为薄弱,量化方法看似酷炫其实过于简化,他批评许田波的点同样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都存在以论代史、倒果为因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