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新 l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生态学硕士,l990年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获取昆虫生态学博士后改攻社会学,并于1995年在麦基尔大学获取社会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和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社会力量》、《社会学视角》、《中国研究季刊》以及国内出版的《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专著《天安门的力量》于2001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相继获得美国社会学学会2001年度亚洲研究最佳图书奖以及2002年度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最佳图书奖。
本书拣选春秋战国的历史,注目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性格和社会结构。推断儒法国家产生的渊源与性质及对后世社会的影响。本书为修订版,增添了一篇关于历史社会学学术脉络的解读。
来源:《原道》第33辑,陈明、朱汉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 内容摘要:赵鼎新教授《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一书大量篇幅是对东周战争的详尽分析,而对社会的结构性条件如何造就国家权力一元独大的最终结果鲜有明确论述,在利用曼的权力类型学说时也忽略了中西语境差...
评分赵先生这本书,或者说这篇论文,思想的出发点更多是来自种群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传统的历史和社会学。所以里面常常有数据的详细统计和分析,理论假设的提出和验证,推理层层扣在一起。当然,他已经是社会学家,秉承的知识背景已经从昆虫繁殖置换成了人文科学。这样的置换和...
评分赵鼎新在他的《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一书中分析了在东周战争(即俗称的春秋战国)期间战争对于效率驱动型文化和科层制/官僚制政府产生的促进作用以及秦之后儒法国家的诞生过程。 这本书直接是研究的是秦和儒法国家的诞生,实际上是针对李约瑟问题——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
评分这本书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战争驱动的效率导向性发展(war-driven efficiency)在欧洲最终导致了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代议制,而相似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却以秦帝国的大一统和国家力量的一家独大而告终?至于用意识形态权力(儒家学说)和政治权力合一的政治制度来解释中国的...
评分这本书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战争驱动的效率导向性发展(war-driven efficiency)在欧洲最终导致了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代议制,而相似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却以秦帝国的大一统和国家力量的一家独大而告终?至于用意识形态权力(儒家学说)和政治权力合一的政治制度来解释中国的...
Tilly和Michael.Mann的视角,叙述有些“武断”,量化分析战争的章节有耳目一新之感,不过既然是“没想过发表的写作提纲”手稿,就没必要苛求什么,期待赵老师后续中国古代史作品。
评分本书的主要观点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制度导致了诸侯国之间频繁而输赢不定的局部性战争,在这类特殊类型的战争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冲突,促进了效率导向性的工具理性文化,而在汉武帝之后,逐渐形成奉儒家学说为合法性基础,同时采用工具主义的法家作为御民之术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家。论点的新颖之处在于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在大一统之后,儒家学说和国家权力的结合。不足在于作者很多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深入,而且缺乏佐证。同时引入科学的量化方法试图分析战争的影响,个人看来并不完全信服。
评分: K225.07/4820-1
评分对东周战争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非常简洁有力的社会科学解释,尤其是全民战争一章,显示出蒂利和曼级别的经验能力,历史叙事也较饱满,但西汉部分明显不如前文,有些推断不尽合理,显示出史料相对生疏的问题。希望新书能够补此缺憾。
评分Tilly和Michael.Mann的视角,叙述有些“武断”,量化分析战争的章节有耳目一新之感,不过既然是“没想过发表的写作提纲”手稿,就没必要苛求什么,期待赵老师后续中国古代史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