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方法導論》係作者(傅斯年)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學任教時的講義稿。原書七講,現僅存第四講,原“擬目”保留供讀者參考。編者還從《傅斯年全集》中選錄瞭十篇與其史學理論相關的文章。內容包括中國曆史分期之研究、緻蔡元培:論哲學門隸屬文科之流弊、評丁文江的《曆史人物與地理的關係》、與顧頡剛論古史書、評《秦漢統一之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的想像》等。
《史学方法导论》是傅斯年先生关于史学理论的一本代表作,与今日我所读并讲所谈的《史学方法导论》,只是同名而实异,内容甚有不同。现今名为《史学方法导论》的史学“入门”书籍实际是将同名原书中唯一留存的第四讲《史料论略》与傅先生曾写的十二篇论文合集而成。实际上,如...
評分09年刚考上研的时候读的这个书,人大出版社的,很糟糕…… 所收的文章杂而无当,不成系统。内容芜杂不算,居然连排版校字都乱七八糟,英文汉文皆然!不仅文中错漏百出,连标题都能把你搞晕……《说<广陵之曲江>》中加在“广陵之曲江”上的书名号是什么意思。堂而皇之在封面上...
評分傅斯年的書,總是語言精練但是思維開闊,非常好
评分傅斯年的書,總是語言精練但是思維開闊,非常好
评分傅斯年領導五四運動,創辦史語所,對近代學術多有貢獻。傅氏論文雖然不多,但都是不刊之論。值得細讀。其“史學即史料學”多有影響。
评分高中讀的,非常贊同“史學即史料學”這一觀點。翻炒曆史理論是政治傢的事,不是曆史學傢該乾的勾當。
评分傅斯年“史學即史料學”史學方法論認為“隻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則事實自然顯明”(p.142)本質上是反史觀、科學實證主義的。人對曆史的認識追求自然科學式的絕對客觀是徒勞和主客觀刻意分離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