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欧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 依据国际上对战争命名的惯例,明确作战当事国的主宾关系,本书题为“清日战争”。清日战争已过百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痛和耻辱。从那个时代开始, 外来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国近代史上,当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与古旧的清朝体制发生猛烈碰撞时,战争的失败也催生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
作者将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处馆藏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华语史学界难得一见的史料和大量弥足珍贵的图片,爬梳整理,按战争经过、战争背景、战争、战时、战地各种局部、战争影响、大事记、图记、表记等编纂出一部崭新巨著。书中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有助于读者更多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书各部分均采用清日两国对比手法写作,全面对比双方的军、政、经、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较之以往单纯纪事或编年手法的突破,有利于对清日两国之间战斗力等军事能力现状的了解。
宗泽亚
日本研究学者,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科学院工作。多年专注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
本书纠正了我以前对这段历史不少错误认识,例如:从日军的记录来看,致远号不可能在沉没前撞向吉野号。清军不是败在装备上,而是败在体制上。这是一场进步对落后的战争。 最让人惊讶的是,日军作战地图、对战地军民的记录非常详细,恐怕国民党的军队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评分北洋海军军舰“主炮晾衣”说考辨 作者陈悦:北洋水师网站站长,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研究员) 一、当代“主炮晾衣”说内容可信度之辨析 北洋海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的国家海军,其实力曾经一度到达过亚洲第一的高端 地位,成为中国海军史上一座颇为夺目的...
评分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情是,这是一本“不动声色”的资料书,从中几乎找不出比教科书尺度更大的感情表达段落,其内容大致是自日本国内收藏文献中梳理出的与甲午战争前后历史有关的文字、图像与表格。不过正因此种异于往常的角度,它的面世也具有了独特的价值,也许能够挤进研究者的...
评分甲午战争后,日本大藏大臣甚至主张向中国要求10亿两赔款,又担忧失之过苛,会引起西方列强的插手和干涉。为确保日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中国赔偿军费条款,要求中国赔偿军费库平银3亿两。 作为战败者,李鸿章的艰苦谈判无力可依,最终,日本还是根据西...
评分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岁在甲午。清朝属国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引发政局动荡。在袁世凯的斡旋下,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以协助“平叛”。彼时,国力日渐强盛的日本为了拓展其在东亚的利益格局,亦出兵朝鲜。7月25日,在朝鲜西海岸丰岛附近海域,日舰浪速号拦截并...
可能值得的地方就是有大量的来自日方的数据和图片了,不过该书也仅仅是数据和图片的堆砌,都谈不上是有效的堆砌。索引非常成问题
评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评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评分用日方资料堆砌起来,站在日方的立场,全书的结构也很古怪.
评分甲午战争.臣民必败于国民.这不是几艘铁甲舰,几尊克虏伯炮能解决的.清帝国只在意自己的疆域,后来疆域也不在意了.皇室只要维持自己的利益.说到底,清帝国-中国的疆域只在紫禁城一隅而已.而维持这一隅的运转用不了多少银子,赔款也好,贪污也罢,并不能损伤这个小机器.洋人是讲公理的,平民军兵请他们随意处置吧.除了布尔什维克,其他的洋人最终都会保全皇室.那么朝鲜,台湾,安南所发生的种种,与自己又有何干呢?理解到这一层,则知道皇室的底牌与臣民的心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