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斯达夫·福楼拜是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21年12月17日出生在鲁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
1840年福楼拜赴巴黎攻读法律,因患神经系统的疾病于1843年秋辍学。在巴黎,他结识了另一位大文豪雨果。1846年他认识了女诗人路易丝·高莱,两人有将近十年的交往。1846年父亲去世后,他在鲁昂附近的克罗瓦塞别墅定居,埋头于文学创作,除偶尔到巴黎拜会一下文艺界的朋友外,在那里独身终其一生。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完成了三部主要作品:《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和《情感教育》,轰动了当时的法国文坛。
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文学评论家圣伯夫(1804-1869)在其著名的长达16卷的论文集《星期一漫谈》(Causeries du Lundi,或译《月曜日漫谈》)中谈道:“福楼拜的父兄是名医,因此他拿起笔杆子犹如手术刀。当今之世,我发现从事解剖和生理学的人比比皆是。”(转引自韦勒克《近代...
评分 评分1、 读完《包法利夫人》,顺便想把福楼拜的书都读了。下午4点半去图书馆借,暑假里只有一楼在开放,管理员说我是今天第一个借书的。只有福楼拜的一本《萨朗波》,封面不是豆瓣这个,黑底金字,丛书名叫“世界禁书文库”。福楼拜不是写了《包法利夫人》被禁才写的《萨朗波》吗?...
评分如果福楼拜保留了最初的题目《迦太基》,或许更明显地像是二流作品,但至少同内容更加一致。萨朗波作为赐名给作品的人物,形象并无甚引人之处,与之相对的马托也刻画不足,甚至不如大配角斯庞迪斯塑造得鲜活。 最初看到斯庞迪斯对马托的鼓舞时,觉得这个奴隶会...
作者自我消遣用。
评分作者自我消遣用。
评分史诗,福楼拜的型绘的非常精细、充满生气,但白描的比重太大太大,像原味的风景画,虽然很活,但同一缓节奏的型象呈现,大脑因单调而麻木迟钝,庞大而细致的画面一片接一片,非常耗费想象力和注意力,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能享受到。也许何友齐翻译文字的平淡冗长也是一大原因,节奏太麻木了。
评分过于花哨的描写降低了小说的严肃性。实际上,那些景象描写、战争场面描写还不是很好想象。
评分除了伟大我找不到别的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