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阿诺德・汤因比生于1889年,卒于1975年。曾任伦敦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研究部主任、伦敦大学国际历史研究教授。《历史研究》第一卷于1934年问世,最后一卷即第12卷于1961年出版。
汤因比博士是一位伟大的智者,他的目的不是以知识为愉悦,而是解释历史和预见未来。――泰晤土报文学副刊
《历史研究》属于对当代生活所做的最引人瞩目的分析之一。它出自一个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杰出的智慧以及不倦的探求热情的人的手笔。这是我们时代的幸运。学者的使命是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体系,汤因比教授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诺埃尔・安南,《卫报》
《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这个平装本能够使更多的读者直接了解 C.H.阿诺德・汤因比这位杰出思想家的历史哲学巨著。本书的内容如书名所示,试图将人类史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这意味着考察始自人类史的开端,终至当前。同时也表明本书着眼于全球范围内的考察。
序言 这两年来,我最着力用工的就是《史记》。前几年,针对朱熹和王阳明的比较阅读,引起了我对儒家学说和孔子的莫大兴趣,而了解孔子的时代,《史记》则是一条捷径。遗憾的是,琐碎而庞杂的春秋战国故事最终将我这个历史业余爱好者折磨的精疲力尽。我自觉驾一叶扁舟,为...
评分用斯宾格勒的语言来形容,文官制度是文明发展到烂熟时才有的产物,既表明文明已经达到晚秋的成熟阶段,末人可以透支未来,享受一时的欢愉,又预示着凛冬将至,文明距衰亡已经不远,只等待新一波蛮族从帝国边疆蜂拥而至,在枝叶枯朽凋零之后,以自身为营养,为新生的民族提供培...
评分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多,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耗时过长,读书笔记都不知道从哪下手了。好吧,还是从最后开始。 汤因比是深爱历史这门学科并以此为傲的,在书的最后,他谈到为什么要做历史研究。在他看来,历史学家的工作并不单纯是尽其所能的积累大量的事实。事实本身并不会说话...
评分天地悠悠,不会让我茕茕孑立。 无论我喜极而泣,或是悲惨遭人遗弃, 大千世界中有无数人, 与我一同欢歌,与我一同悲泣。 而这些不曾谋面的无名朋友, 在我出世之前千年已然逝去。 ——罗莎琳德·默里 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是汤因比...
评分第一部 历史形态 - 希腊模式 我们把希腊模式作为从地方国家向大一统国家过渡的典型。 在希腊模式中,我们看到人类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追求着创造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由极为多样的、独立的地方性政权提供的。直到彼此间的冲突——这是此类政权存在的代价——达到很剧烈的...
很好,不过有些老了
评分我还是喜欢上中下三册的那个版本
评分恢弘巨著!!!COME!!!
评分翻译晦涩
评分和国内“主旋律”纪录片拍摄手法有点像,宏大叙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