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依《泰阿泰德》与《智术之师》两篇合册的拙译旧例,合册之译者序末句有云:“平生素抱尽译柏氏全书之志,假我十年,容以时日,庶几有以成斯举。”如今十五年过去了,我已七十三岁了,此志不渝,犹盼假我十年至十五年,黾勉从事;斯愿能遂与否,则非我个人精神上的意志所能决定。
春夏之交,商务印书馆二位编辑先生南来,枉过寒斋,面谈出版事宜,曾允立即动手整理旧稿。不料二位刚刚北返,、我的旧疾前列腺增生和肠胃功能衰退加剧,新病腰椎增生、左下肢动脉僵化又起,腰痛腿酸,坐、起艰难,步履不便。
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篇起初我以为是篇游记,读过以后才发现被名字误导了。本文可以拿来当相声读,主体情节是逗哏苏格拉底在被法庭传召的路上,遇上了要告他爹的捧哏游叙弗伦,他爹逮住了一个小偷,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他,于是就把他绑起来扔到臭水沟里然后派仆人去神殿请示,没...
评分按照传统解读的四篇一组的归类方法,这篇对话常常被与<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斐多篇>归为一组,虽然这四篇发生的时间顺序连续且明显,但<申辩篇>被认为在很早之前写成,这篇与<申辩篇>,<克力同篇>一起被现代观点归为早期作品,因为这与其他早期作品一样,苏格拉底使用反问法,...
评分本书包含柏氏所著的三篇对话录,《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此三篇实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基本总结了苏氏从临审到临刑期间的事。 一 《游叙弗伦》是苏格拉底受审前,在门廊上同游叙弗伦关于“虔敬与慢神”的对话。两人都面临诉讼,而身份绝异。游氏出...
评分柏拉图实在是个温情的人,能让我读哲学读得泪流满面的估计只有柏拉图了。从《申辩》到《斐多》,再到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现在读到二十多个世纪前一个哲人以这样的方式死去我都还是觉得无法接受。 “这是神指引的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谁的路好,唯有神知道。”
评分show嘎啦底
评分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评分加上《斐多》便可完整勾出哲人之死整个图景。《游叙弗伦》是先导,对虔敬的探讨毫无结果实际上是对城邦旧神及其相关的旧式虔敬的批判,新虔敬究竟为何?同时也隐藏了苏格拉底罪状之一“亵渎神灵”。《申辩》是高潮,苏的使命“提醒每个人认识、关心自己”充分揭示,而该使命的最终完成以被判死刑为终,一生践行神谕,对城邦他人自身始终以审察态度,这是新的虔敬。同时生死问题提出,究竟是活着还是死去?《克里同》又给出解答: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和正义相关。而正义在每时每刻都必须被践行,不能以怨报怨。(反倒常说的共同体却在此处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真理和意见,哲人和大众,美好生活/善和民主政治的对立十足深刻,然而苏最终选择的都是前者,并在《斐多》中结束一生,走出洞穴,“未经审查的生活是不值得人过的生活”
评分柏拉图实在是个温情的人,能让我读哲学读得泪流满面的估计只有柏拉图了。从《申辩》到《斐多》,再到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现在读到二十多个世纪前一个哲人以这样的方式死去我都还是觉得无法接受。 “这是神指引的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谁的路好,唯有神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