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审判

苏格拉底的审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联书店
作者:斯东
出品人:
页数:289
译者:董乐山
出版时间:1998-02
价格:1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10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苏格拉底
  • 古希腊
  • 苏格拉底的审判
  • 历史
  • 西方哲学
  • 斯东
  • 传记
  • 哲学
  • 苏格拉底
  • 古希腊
  • 审判
  • 伦理学
  • 思想史
  • 西方哲学
  • 法律
  • 对话录
  • 批判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雅典民主传统是西方文明的骄傲。然而它也不是永远宽容的。苏格拉底的杀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而且使信封倍多女神和阿戈拉奥斯神的雅典违反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清的污点。

作者简介

I.F.斯东,1909-1989,美国著名左派报人。毕生从事新闻工作65年,先后为美国八家报刊(主要是中间偏左的报刊)工作,担任过记者、编辑,撰写过社论。冷战期间,这些报刊相继停刊,没有一家主流报刊敢雇佣他。他以6500元的资金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周刊,一不靠广告收入,二不靠财团资助,一人身兼发行、主编、校对数职,居然维持了19年,订户由5千增至7万,最后只因他的健康原因才停刊。可谓世界新闻史上的奇迹。

作者从70岁后,为了继续从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理论探索,居然重新学习希腊文,并穷十年之功研究苏格拉底的死因。本书是作者的最后绝作,也确立了作者“苏学家”的地位。

目录信息

译序
序言:本书写作缘由
序曲
第一部 苏格拉底和雅典
第一章 他们的根本分歧
第二章 苏格拉底和荷马
第三章 提尔塞特斯故事中的线索
第四章 美德和知识的性质
第五章 勇气作为美德
第六章 徒劳的追求:苏格拉底对绝对定义的追求
第七章 苏格拉底和演讲术
第八章 幸福的生活:苏格拉底的第三个分歧
第九章 苏格拉底的偏见
第二部 考验
第十章 他们为什么等他到了7O岁?
第十一章 三次地震
第十二章 色诺芬、柏拉图和三次地震
第十三章 主要控告人
第十四章 苏格拉底尽力树敌于陪审团
第十五章 苏格拉底本可轻易争得无罪开释
第十六章 苏格拉底本应这么说
第十七章 四个词
第十八章 最后的问题
尾声 古代希腊是否有过搜巫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心求死的苏格拉底终于得以杀身成仁。      由此,我才开始对苏格拉底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他虽然反民主,但是他的死却成了民主思想的深植于欧陆的起源。正是通过他的奋身一死,人类反思民主和自由真谛的高度从此得以提升。他和中国的孔子,同时在公元前四世纪对人类的...  

评分

作者的所有研究倾向性都很强,他自始提出的问题其实出于他并未理解希腊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虽然他搜集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但是因为这个关键的缺陷,全书并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论点,并且把大量篇幅花在为雅典“民主”的辩护上。而没有真正弄...

评分

有那么几天每天早上起来就开始读美国老记者斯东的《苏格拉底的审判》,无比享受,没有人间烟火的书皮,就着直接的阳光,有强烈的想和斯东对话的冲动。斯东是个较真的人,他不理解苏格拉底会死在雅典人手里,于是用余生最后十年研读各类古希腊原籍,沿着他的思路,至少在他的...  

评分

——社会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大意是专制。 缘起 某一天我想了解一下苏格拉底,于是下载了几本书,包括色诺芬的《言行回忆录》,柏拉图全集和本书,苏格拉底自己是没有作品的,主要的东西是通过他的两位所谓的学生(因为他不承认自己是个教师)整理的。 因为没有大概的概念,不...  

评分

如果你能够穿越到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来到古希腊的雅典城,并经常在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走,或许会遇到一个衣衫褴褛、光着脚丫的男人。他长着一个扁扁的鼻子,肚子大大的,光是长相丑陋就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举止更是不同凡响:时而呆立在某个墙角或者广场上一动不...  

用户评价

评分

令人有“咁都得”之感的书。

评分

斯东是个有良心的好记者,但肯定不是个好的哲学家,更严重一点,他甚至不能理解哲学家.

评分

原著的注释是不是都被翻译或是出版社砍掉了?

评分

的确不能说作者是个哲学家。 “政治正确”的立场和错误的论证相伴,偶有似乎深刻的见识闪耀在浮浅的感慨中间。整本书充满了当代——也就是自由民主的时代——的激情和偏见,严肃而真诚的激情和偏见。作者很显然是这个时代一般人中的“中坚”,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一个人。看了这本书,可以很好地理解“世人”何以不喜欢苏格拉底这样的人,而雅典人判苏死刑,实在是“合理的”。

评分

补标。98年的那版不是这个封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