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序论:政府行为与中央-地方关系、改革前的中央地方关系、财政包干的效应和后果、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等。
周飞舟,1968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央地方关系、地方政府行为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制度变迁与农村工业化》、《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等书,并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讲述最近二十年来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诸多“中国奇迹”,绕不开1994年的分税制。从广义上说,它不仅是一次税制改革,更是一次财政改革、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变革。借用温总理的话,即“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
评分粗读此书,现实生活中许多不理的经济现象会迎刃而解。例如:高房价、土地财政、乡镇企业消失、三提五统农业税消失等等。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的博弈,源于利,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前进的方向在哪里?
评分 评分粗读此书,现实生活中许多不理的经济现象会迎刃而解。例如:高房价、土地财政、乡镇企业消失、三提五统农业税消失等等。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的博弈,源于利,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前进的方向在哪里?
评分不知道如何评价。应该说,本书使用大量数据和调查结果,描述他认为的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状态,包括支出和收入(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收获颇丰。对于一个经济学研究者而言,我觉得他描述数据,而数据背后的驱动,他也尝试去解释,我个人感觉也挺到point的,但是想发经济学外文期刊,恐怕还是悬,这可能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区别吧。对于一个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我知道土地财政,知道房地产繁荣原因,知道强拆的原因,我知道官员的焦虑,从而决定不做一个莫名的愤怒者,而尝试去了解他们。了解中国地方政府,从这本书起,少看新闻。推荐给那些有志于了解现实中国的人。
评分: F812.7/7212
评分暑期挂职时何局长推荐的书,周飞舟老师的论文集。之前与朋友们的聊天中断断续续接触过不少本书的内容,一是中西部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问题,二是大中城市的土地财政问题(现在已经蔓延到全国各角落甚至到镇这一级了)。第一个问题通过大领导这三五年来持续不停地扶贫政策解决了不少,第二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并且愈演愈烈,周老师写作本书时,地方城投债规模大约6万亿,而8年后的今天,地方显性债务+隐性债务已超40万亿,巨量的地方债负担已然成为我国财政、金融领域的第一大毒瘤。
评分看书效率最高的地方永远是地铁……
评分4.0星,算是精品,看完后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可以上一个层次,了解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关系,而这个关系正是这中国社会发展路径的基础,比如94分税制前后的变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