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為利

以利為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周飛舟,1968年生,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主要從事中央地方關係、地方政府行為與城鎮化方麵的研究,著有《製度變遷與農村工業化》、《以利為利:財政關係與地方政府行為》、《土地製度改革與轉變發展方式》等書,並於《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社會》等學術刊物發錶多篇論文。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周飛舟
出品人:
頁數:254
译者:
出版時間:2012-2-1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364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央地關係 
  • 經濟學 
  • 財政學 
  • 政治學 
  • 周飛舟 
  • 政府關係 
  • 中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序論:政府行為與中央-地方關係、改革前的中央地方關係、財政包乾的效應和後果、分稅製改革及其影響等。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讲述最近二十年来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诸多“中国奇迹”,绕不开1994年的分税制。从广义上说,它不仅是一次税制改革,更是一次财政改革、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变革。借用温总理的话,即“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  

評分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宏观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逐步放权放利,私有产权从无到有,市场经济逐渐成为配置、调节资源的主要手段。 中国改革的“渐进”特色,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政府放权的结果,市场对于经济资源的配置和调节,始终是以政府放权为前提...  

評分

本书主要探讨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周飞舟认为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并导致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最为明显的是1994年分税制的改革(财政包干制改为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力量上升,地方财政力量减弱,地方政府基于理...  

評分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宏观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逐步放权放利,私有产权从无到有,市场经济逐渐成为配置、调节资源的主要手段。 中国改革的“渐进”特色,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政府放权的结果,市场对于经济资源的配置和调节,始终是以政府放权为前提...  

評分

要理解今天中国治理问题的起点不只是三十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重要的是十五年前的分税制改革。 我个人觉得,从更根本上来说,中国治理问题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政府的行为,按照学界的理论来说,取决于我们走的是公共选择学派,按照通俗易懂的话就是地方政府有利益需求、地...  

用戶評價

评分

暑期掛職時何局長推薦的書,周飛舟老師的論文集。之前與朋友們的聊天中斷斷續續接觸過不少本書的內容,一是中西部地區基層政府公共服務的缺失問題,二是大中城市的土地財政問題(現在已經蔓延到全國各角落甚至到鎮這一級瞭)。第一個問題通過大領導這三五年來持續不停地扶貧政策解決瞭不少,第二個問題至今仍然沒有解決,並且愈演愈烈,周老師寫作本書時,地方城投債規模大約6萬億,而8年後的今天,地方顯性債務+隱性債務已超40萬億,巨量的地方債負擔已然成為我國財政、金融領域的第一大毒瘤。

评分

不知道如何評價。應該說,本書使用大量數據和調查結果,描述他認為的中國地方政府財政狀態,包括支齣和收入(計劃內和計劃外的)。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收獲頗豐。對於一個經濟學研究者而言,我覺得他描述數據,而數據背後的驅動,他也嘗試去解釋,我個人感覺也挺到point的,但是想發經濟學外文期刊,恐怕還是懸,這可能是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區彆吧。對於一個關心中國經濟發展的人,我知道土地財政,知道房地産繁榮原因,知道強拆的原因,我知道官員的焦慮,從而決定不做一個莫名的憤怒者,而嘗試去瞭解他們。瞭解中國地方政府,從這本書起,少看新聞。推薦給那些有誌於瞭解現實中國的人。

评分

不知道如何評價。應該說,本書使用大量數據和調查結果,描述他認為的中國地方政府財政狀態,包括支齣和收入(計劃內和計劃外的)。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收獲頗豐。對於一個經濟學研究者而言,我覺得他描述數據,而數據背後的驅動,他也嘗試去解釋,我個人感覺也挺到point的,但是想發經濟學外文期刊,恐怕還是懸,這可能是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區彆吧。對於一個關心中國經濟發展的人,我知道土地財政,知道房地産繁榮原因,知道強拆的原因,我知道官員的焦慮,從而決定不做一個莫名的憤怒者,而嘗試去瞭解他們。瞭解中國地方政府,從這本書起,少看新聞。推薦給那些有誌於瞭解現實中國的人。

评分

此書從財政的角度入手,闡明財政製度改革(尤其是分稅製改革)對地方政府行為模式的影響,由此形成瞭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藉此可理解許多經濟現象,包括從前的三農問題與現今的房地産泡沫的深層次原因。有幾絲弦外之音,雖不屬於書的研究範圍,仍可感知一二。

评分

本來想因為書末沒有附參考文獻而扣掉一星的,實在是下不瞭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