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紀歐洲啓濛運動中最重要的思想傢。他於1724年4月22日齣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一個不太富裕的小手工業者傢庭,自幼養成瞭一種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道德情操。8歲時他進入本城的一所學校,在那裏受到瞭嚴格的教育,為其日後的哲學研究和科學探索打下瞭良好的基礎。1740年,16歲的康德進入哥尼斯堡大學學習,1746年因傢庭經濟措據當瞭9年的傢庭教師,1755年完成學業,在其母校哥尼斯堡大學謀得瞭一個教職,除講授物理學、哲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770年,他由講師升任邏輯學和形而上學教授,並一直保持這一職位至退職。18世紀80年代,他曾兩次齣任哥尼斯堡大學校長。他終身未娶。1804年2月12日,於故鄉去世。
實踐理性在康德整個哲學體係中居主導和領先的地位。道德高於認識,倫理學高於認識論,行高於知。隻有人心中的實踐理性所規定的道德法則纔具有客觀的普遍有效性,纔能成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準則。
Ⅰ.自序 ——————————————分割线—————————————— 去年年底,在完成了白话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书评过后,我趁热打铁开始了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研读。 老实来说,在阅读之初,我并没有对《实践理性批判》一书抱有太多期望。 毕竟,根据以往经...
評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566.html 他之所以能够做某事,乃是由于他意识到他应当做这事,并且在自身之中认识到自由,而如无道德法则自由原本是不会被他认识到的。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 被引证的“他”,是一个在经验中的人:一个男人据说有淫欲的禀好,...
評分康德在结尾写道,头顶上的星空也同样让他惊畏。太空中世界之外有世界,系统之上有系统,再加上连绵不绝的运动和无穷无尽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无边无际的永恒之中,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动物,存在短短一瞬然后化为地区上的一撮沙尘。帕斯卡在《沉思录》有同样的沉思,提到宇宙的宏大...
評分 評分《纯粹理性批判》而言,我读过两个译本:李秋零的和王玖兴的。其中王的译本是 2018 年新出的,熟悉的人可能不多。李的译本不能说不好,译此书的都是些大佬,水平很难置疑。但从可读性上,李的译本算是比较差的,文句多有不合常情之处,读起来无形地感到吃力。王玖兴的译本则完...
康老頭有點囉嗦
评分這書還是適閤攢個讀書會,幾個人一起讀。
评分讀書會就這麼散瞭吧。
评分康德的智慧讓我感到 自己在思想上有殘疾......
评分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