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对于学者来说,而且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现代性都是个令人困惑的概念,因为它似乎要求人们在压迫性的传统和空虚的、无根基的自由之间作出抉择。为了寻求对现代性的更为宽广的理解,本书首先考察了韦伯的观点,然后详尽解读了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最后试着让黑格尔和海德格尔这两位思想家对话。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是可能的,这种生活是自由的,但仍植根于共享的背景之中。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04年原版书再次印刷,装帧充满复古感。翻开读了第一章论韦伯,“他假设一切意义的缔造者都是个人自我”……全章论述即便不说是胡说八道,也至少是漏洞百出,一翻参考文献,除了《新教伦理》,就是几个二手的阐释文献,作者理解的韦伯恐怕基本是道听途说来的。我没有专业知识判断后面论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是否准确,所以还是敬而远之吧。
评分04年原版书再次印刷,装帧充满复古感。翻开读了第一章论韦伯,“他假设一切意义的缔造者都是个人自我”……全章论述即便不说是胡说八道,也至少是漏洞百出,一翻参考文献,除了《新教伦理》,就是几个二手的阐释文献,作者理解的韦伯恐怕基本是道听途说来的。我没有专业知识判断后面论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是否准确,所以还是敬而远之吧。
评分半明,觉厉……有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解读
评分相比于黑格尔,还是更喜欢海德格尔。
评分需要重读,里面的分析颇具份量,可能有不少可获益的言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