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M.A. Шолохов, 1905-1984),苏联当代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维申斯卡亚镇克鲁齐林村的一个磨坊主家庭,先后在莫斯科、维申斯卡亚的小学和中学读书;当过统计员、装卸工、会计和记者。1923年开始写作,发表作品。经历十四年创作的卷轶浩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为他的代表作。1965年,肖洛霍夫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部苏联文学名著,早在三、四十年代即由我国老一辈翻译家金人同志陆续翻译出来。解放前共印行过八版。一九五一年由光明书局出版了第九版。 一九五三年苏联出版了作者修改过的新版本。一九五六年我社出版的《静静的顿河》中译本,是译者根据这个版本修改的。直到一九八0年,我社印行的一直是这个本子。 苏共二十大后,肖洛霍夫又一次对《静静的顿河》进行了修改,于一九六四年出版。新版本与一九五三年
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听完了《静静的顿河》,上中下三卷,好在是听,否则的话真不知道有没有耐性听完。故事的简介就不再多讲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上豆瓣上看,上面的简介很精彩http://www.douban.com/subject_search?search_text=%E9%9D%99%E9%9D%99%E7%9A%84%E9%A1%BF%E6%B2...
评分有喜欢看俄国作品的,建议先看《战争与和平》,然后看《静静的顿河》,再然后看《古拉格群岛》。 当然,如果想额外补充一些营养,可以去读波兰的《火与剑》,在那里有哥萨克人的前世。他们向往自由,为了摆脱波兰人的奴役而借师助剿,选择的对象居然是俄国人。我个...
评分大暑之后的闷声雷迎来阵雨一场。 柏油路如同烧得滚烫的热锅突然被撒上冷水般发出呐喊,冒着浅白色的水蒸气。雨来时非常惬意,而阵雨过后闷热很快就卷土重来。 躲在屋子里看仅剩百分之十的《静静的顿河》,听到雨声时也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聆听,播放着的音乐也把它关掉。不记得...
评分巴别尔是草稿 这是一个关于顿河哥萨克的故事。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以他们信仰的颜色分成红、白两部分杀来杀去。肖洛霍夫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格利高力的眼睛折射出来。他也杀过人,他与他们的不一样就在于他后来厌烦了杀来杀去的游戏。一群人过了河,又杀回来。一个人趁着夜色偷...
评分悲壮前行的党徒 ―――《静静的顿河》中的“革命者” 前苏联著名小说《静静的顿河》问世80年来,围绕其主题和人物无论在其本国还是在世界读者中,都曾产生了很多的争议和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就在于能够引导不同年代、不同层次、不同...
父亲的。
评分大学花了两年看完,nazigaxi.
评分人性与普世价值只是一杆游移的尺,个体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看似是自发的,其实在历史的洪流和命运的裹挟之下完全是无力的。法捷耶夫的《毁灭》或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能会被时间遗忘,但肖洛霍夫绝不会,《静静的顿河》既能得斯大林奖金,又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我们在相似的时代下出现过如此厚重、深邃的作品吗?很遗憾,没有。我读书少,没读过托尔斯泰,也没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我心目中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与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就是俄罗斯文学的代表。
评分好喜欢的哥萨克
评分用听的,李野墨播讲,再次被声音征服,后悔当初不考个播音系,做个声优很不错。男怕入错行! 作品的分量的确不堪获诺奖,应该是考虑了对方阵营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