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渡,1954年生。诗人、评论家,作家出版社编审。主要著作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唐晓渡诗歌评论自选集》、《辩难与沉默:当代诗论三重奏》(三人合集),散文随笔集《今天是每一天》,译有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等。
该书收入了作者对当代海内外数位著名诗人的访谈,访谈对象包括杨炼、北岛、欧阳江河、谷川俊太郎(日本)、张清华、陈超等人。还有数家重要媒体对作者本人的访谈。这些访谈内容涉及当代重要诗歌现象、诗学问题、具体诗人的写作等多个方面,对当代诗歌研究有敏锐而多角度的展示。
记者(访问者)提问的技巧太低俗,对于被访者的研究领域不了解,由此便产生了在交流过程中明显的层次之分,换言之即便是通过了这次对话,访问者也不一定就会真正理解和明白对话的内涵。本书中除了诗人之间的对话录之外,其余访者都具有这样的问题,对此似乎也反映了诗歌...
评分朦胧诗的流行从其本质上而言是诗歌的个性化、自由化重新被揭示的现象。而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则是对当时政治话语充塞生活的反抗,显然,反抗的手段便是一套既不同于主流的政治话语,也非民间话语,而是专属于每一个诗人的个性化语言,其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是后者的胜...
评分记者(访问者)提问的技巧太低俗,对于被访者的研究领域不了解,由此便产生了在交流过程中明显的层次之分,换言之即便是通过了这次对话,访问者也不一定就会真正理解和明白对话的内涵。本书中除了诗人之间的对话录之外,其余访者都具有这样的问题,对此似乎也反映了诗歌...
评分朦胧诗的流行从其本质上而言是诗歌的个性化、自由化重新被揭示的现象。而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则是对当时政治话语充塞生活的反抗,显然,反抗的手段便是一套既不同于主流的政治话语,也非民间话语,而是专属于每一个诗人的个性化语言,其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是后者的胜...
评分记者(访问者)提问的技巧太低俗,对于被访者的研究领域不了解,由此便产生了在交流过程中明显的层次之分,换言之即便是通过了这次对话,访问者也不一定就会真正理解和明白对话的内涵。本书中除了诗人之间的对话录之外,其余访者都具有这样的问题,对此似乎也反映了诗歌...
唐晓渡思维敏捷,用词讲究。观点尚次要,对话之机锋叫人击节。《诗人何为》这篇尤其好看。
评分好
评分太会说话了
评分光是序言就让我和好友讨论了一晚上。对唐晓渡刮目相看。
评分诗人可以说最极端地体现了“无用之用”,但“无用之用”还是落在了“用”上,对人类想象力的伸张和捍卫,对人类语言,尤其是母语的丰富和纯洁,对人类存在的有机整体性,尤其是其深度和微妙之处的探索和守护,这些都是诗歌的“用”所在。而诗人的存在是为了守护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