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艾略特(T.S.Eliot,1888-1965),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
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一九二二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至今仍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一九二七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一九四三年结集出版的《四首四重奏》使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确立了当时在世的最伟大英语诗人和作家的地位。
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一九六五年艾略特在伦敦逝世。
艾略特被称为“世界诗歌漫长历史中一个新阶段的带领人”,是英语诗歌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本书全面收录了T·S·艾略特的诗歌。他在诗歌中通过用典暗示、启发读者,含蓄而且深刻地表达对当代西方社会的看法和自己的心路历程。
艾略特早年曾在哈佛求学,曾在巴黎游学一年多,然后又回到了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艾略特曾说:“诗人必须变得愈来愈无所不包,愈来愈隐晦,愈来愈间接,以便迫使语言就范,必要时乃至打乱语言的正常秩序来表达意义。”艾略特的这个观点与乔伊斯的“词语的革命”的基本...
评分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晓 ——《新约•罗马书第三章》 在动手准备艾略特或者说《荒原》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埃德蒙•威尔逊的《阿克瑟尔的城堡》一书,威尔逊先生引用了《普鲁弗洛克先生的情歌》末尾一节: 我老了... 我老了... 我该把裤脚卷起了. 我该把头发向后分吗? 我...
评分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晓 ——《新约•罗马书第三章》 在动手准备艾略特或者说《荒原》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埃德蒙•威尔逊的《阿克瑟尔的城堡》一书,威尔逊先生引用了《普鲁弗洛克先生的情歌》末尾一节: 我老了... 我老了... 我该把裤脚卷起了. 我该把头发向后分吗? 我...
评分【内容摘要】: 《荒原》中那些难解的意象是形象丰富的,它除了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且极具艺术价值,仔细分析诗歌的结构,及其中的意象,意境就像是一幅西方印象画里抽象表现的与画又其实无关联的表达。表达出作者对世界的失望和怨恨,凝炼地概括了西方社会世界...
评分:)艾略特长诗《荒原》The Waste Land,被搬上iPad即,成为神一样的应用,不暇停留,默念着听录音、看注释,幸之对照雅典娜转世一样的女演员Fiona Shaw的演出,逐字逐句欣赏。华章一世梦,明月百年心,能这样欣赏诗歌,幸之,收藏之!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从死去的土地里培育出丁香, 把记忆和欲望混合在一起, 用春雨搅动迟钝的根蒂。 ——《荒原》 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 ——《空心人》 无法结论的 一切的结论 没有词的语言以及 不是语言的词 ——《灰星期三》 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 给予人的不过是一点点醒悟。 醒悟不在时间之中 但只有在时间里, 玫瑰园里的时刻, 雨中花亭里的时刻, 雾霭笼罩的大教堂里的时刻, 才能被记起;才能与过去和未来相联系。 只有通过时间,时间才被征服。 ——《四个四重奏》 用陈腐的诗歌形式做不着边际的研究, 使人对词义感到难以容忍的费解。 这种诗歌算不了什么。 ——《四个四重奏》 我要告诉你,一只猫得有三个不同的名字。 ——《给猫取名》
评分“纵然道路曲折,只能慢慢而行,纵然沿途遍布成千上万的惊恐,在青春充满希望的眼睛里,却依旧是长满玫瑰与山楂树的小径。我们希望就是这样;祈愿我们知道,祈愿在未来的岁月中就这样看到。但,让我们勇敢地乘风破浪。”
评分除了four quartets和荒原其他基本上之前都没有读过,似乎很全,这本。(非常想知道叶板柱头是什么然后去google了一下,是Corinthian capital么。。。 = =
评分陆建德先生长达42页的导言还是很有帮助。翻译上或许还有可斟酌之处,但装帧、排版、注释算是做到极致了
评分时间和晚钟埋葬了白天 乌云卷走了太阳 向日葵会转向我们吗 艾略特《烧毁的诺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